812 第八百一十二章 (第2/3页)
县令,正是包家子弟。此人诸事不会、公务悉数丢给师爷,却徒然加了三倍之税,还说是王爷之命。而邻县并无这些税。这乡老疑心包县令假借王爷之名搜刮民脂民膏。
老头儿才刚说完,包大爷想了想,点头道:“委实有此事。”众人都等他多说几句,他竟闭了口。
乡老怒指着他,声音发颤道:“你们只为着一己私利,肆意妄为!就不怕王法么!”
包大爷神色微动。半晌,长叹一声:“并不怕王法,却怕后宫美人。”满堂又哗然。
《燕京周报》记者在此案后头写道:“包大爷所言不无道理。倘若吴国没有后宫之变,倘若先吴世子依然是世子,包家便不会有今日之审。众所周知,其所为既不合法亦不合理,然既不惧怕也不会遭惩治。是为家天下之弊也。敢问诸位读者,这等违着法损着民之辈‘拿着皇帝家的银子替皇帝家办事’,可有法子规避没有?”
此问一出,无数书信从各国飞入京城。举国读书人各抒己见,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后数期《燕京周报》皆增了两个版面选登有见地之读者来信,报纸销量再骤增。该报趁势引出“权贵违法”之议题,再与读者讨论。此为后话。
包家的案子渐渐审完。房大人这辈子没审过如此顺利的案子,问什么招什么,最末整理的卷宗堆成一座小山,正经应了“罄竹难书”四个字。他自然也不能给这几位定罪,遂问陈瑞文。陈瑞文再与王妃沈氏商议。
沈氏本是贾琮做主安插.进吴王府替换梅姬之人,挂在神盾局名下被贾敘掌控着。案子还没审完贾敘便给金陵发去了指示电报。沈氏那侍女道:“上头来话了。局座亲自指示,将包家阖府发配南美。尤其是包大爷和包二爷。”
沈氏怔了怔道:“不杀?”
“不杀。”侍女道,“局座指示,这两位皆是难得的人才,杀了可惜。卫若蘅将军在南美,能震慑住他们。遇事还能让他们出点子馊主意。”
沈氏皱眉:“这不是放虎归山么。”
“不是放虎归山。”侍女微笑道,“是放虎去另一座山。南美那边已经开始买非洲黑奴、建种植园了。”
沈氏又想了半日,摇头道:“不妥。斩草除根的好。”
侍女冷冰冰的道:“沈姑娘,咱们都是办事的,只要听上峰之命便好。”沈氏缓缓吸了口气,低声答应。侍女又道,“包家强夺的那些民产悉数发回原主。”
沈氏大惊,失声喊道:“什么!发回原主?!”
侍女奇道:“不然呢?难道你想要?你人在吴王府,要外头的产业何用?”
沈氏忙说:“我要来作甚。只是陈瑞文大人帮着做了这么些事儿,难道不给点子好处?”
侍女道:“这些事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他拿着吴国的俸禄,自然当替吴国做事。”沈氏还欲争辩,侍女厉声道,“好了!照上峰的意思办。有原主的悉数发还原主,找不到原主的收归国库。没陈瑞文什么事。”沈氏咬咬牙,勉强答应。侍女盯了她会子,轻声道,“我劝沈姑娘莫要得意忘形。局座能让你从泥瓦匠的老婆变成王妃,就能让你从王妃变回泥瓦匠的老婆。”
沈氏立时垂头:“妾身不敢。”
侍女淡然道:“你未必不敢,你只不能罢了。”沈氏不敢吱声。
此日,陈瑞文得了沈氏传信,果然是依着“局座”所言。只在后头添了两句话:要成大事,先得人心。陈瑞文思忖着:她与小世子皆毫无根基,想要民心倒也没错。钱财之物,有了权,慢慢总能弄来。这女人不骄不躁,比先头那位强出去许多。
遂当真依了其言。吴国上下顿时如滚油浇水一般沸腾起来,连房大人都变作了房青天。房大人听着听着,渐渐迷瞪了,还以为自己当真是个青天。遂跑去向陈瑞文道:“包家老头老太婆那坟,听说也埋了许多好东西。不如掘出来给百姓出出气。”
陈瑞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