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76 第六百七十六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76 第六百七十六章 (第2/3页)

很是热闹,几乎日日有人嚎哭。一日,有位早年失踪的大将之孙赶了来。他们全家皆于国有大功,其祖父在边关征战多年。这位将军跪拜在骨灰坛之下,狠狠撒了半晌男儿泪。

    次日,有邮局的人捧着一封鼓鼓囊囊的信送到他所住客栈之中。将军打开一瞧,里头是本册子,并附一封短信。信上写道:令祖与家祖在狱中相邻。凡身怀机密却无罪迹者,先帝皆命锦衣卫抓来那地下牢狱,有擅折磨人之太监严刑审问。令祖所供便在册子中。

    将军赶忙翻开册子一气儿看完,不由得后背发凉——他祖父私藏了些战利品、一件一件都列上了。还有数次夺下属之功,并私救钦犯好友之后匿于某处。上头还写着,他姑母与一和尚有私产下一女,他祖母做了些手脚糊弄过他姑父、姑父还以为是自己的。

    将军大惊,不知道这册子是真是假。他本欲就在成都府寻个名寺请高僧替他祖父超度一回,见此信不敢停留,次日便急忙忙赶回去了。

    到了家乡,先去见了姑母。姑母起初百般抵赖,后终于承认与和尚私通之事。他又求见老父询问祖父可曾藏匿钦犯之后,其父愕然:“你怎么知道的!”

    将军问道:“那孩子还在么?”

    其父叹道:“本来好端端的,谁知寄养的那家忽然发起火来,全家都烧死了。”

    将军深吸几口气,颤声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我祖父那会子还在家么?”

    其父想了想:“他老人家没了踪迹也有大半年了。难道朝廷知道了?”

    将军遂缓缓从怀内取了那信笺子与册子出来。其父看罢了亦大惊,旋即不寒而栗,双手紧紧捏着册子。将军一脚踹翻了跟前的茶几子:“好黑心的朝廷!”

    与这将军一般,各家来取先人骨灰坛子的亲眷都得了书信与先人口供,个个皆急忙赶回去查验真伪。一条条验下来,那些口供中所言自家机密都是真的。有本是匪盗出身、捐官的,早年打劫来的钱财藏于某处,连子孙都不知道,口供里头却写了。亲眷赶忙跑到先人藏宝之处去挖,自然空空如也。这二百多位都不是寻常人物儿,竟没有一家没来领骨灰的。自然家家都得了口供册子。各家如今的掌家之人将册子搁在案头,不寒而栗:天家阴狠无耻至此,无罪亦可夺人性命,防不胜防。

    口供才散出去一半,贾琮便向蜀王请辞要回台湾府去。临行前见了一回世子,道:“我知道蜀国眼下得先忙着整顿吏治。整顿完了之后呢?”

    世子含笑道:“贾先生想说什么?”

    贾琮道:“我就想知道你们会不会仿庐国、两广之策。那些都是好东西。不管王爷知不知道,你们哥俩肯定是都知道的。我相信阿岑刚回来时肯定同你说过。”

    “说过。”世子微微一叹,“我父王还有些顾虑。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贾琮举起手来:“不对。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这么说吧。两广如今是越来越好的。两广的贼寇无处藏身,皆往江西逃去。如今江西在剿匪,虽说麻烦,燕王派了大将重兵,早晚必能剿清。这会子以有不少从江西逃来蜀国的。”

    世子道:“土匪我也容他们不得。”

    “罢了,是我例子举得不好。”贾琮思忖了会子,“世子只想着,两广日后会如何。”

    世子不解:“日后如何?”

    贾琮道:“王子腾虽私心不轻,决计没有别的什么野心;然而两广越来越平安富庶。平安,则吸引百姓移民——你们蜀国就有不少过去的,谁让人家那儿没有土匪?富庶就能买许多精良火器,再富庶一点就能养更多的精兵。王子腾老了,能活多久?他儿子王仁是个纨绔,没什么出息。而越是没出息的人,越好控制。”他慢慢的说,“万一有一天王仁自立,我也是没有办法的。”

    世子面色微动,思忖良久道:“王仁没那个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