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 第六百七十二章 (第2/3页)
那几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幸而先帝信任那看守地下牢狱的驼背老太监,在他处存在一份细作名录和隐语。太上皇遂凭空发了笔大财。恰如刘丰所料,两个稳婆当中一个乃先帝的细作,另一个是他们先找到将生男婴之妇人,再从其亲眷中择出来临时教导成稳婆的。而袁白大人,正是太上皇与其私生子亲自劝降,并命何嬷嬷告知司徒岑杀害其子之事后,方投了太上皇。
昨日,贾琮笃言袁公子死于蜀王妃之手,还说得振振有词,袁白心下便有几分活动。他又扯上蜀王的命数,袁白便愈发犹豫可是何嬷嬷与太上皇哄骗了他。再有,他亲眼看见那武艺高强的秃顶瘦老头死得干脆,此事也不可不告诉上头。遂按耐不住、急着去找梅先生了。
贾琮闻听目瞪口呆。半晌,问道:“那天你骗我到那有地下牢狱的宅子去,是想让我凭空失踪?”
梅先生点头:“不错。三爷腹内还不知多少机密,放过岂非可惜?”乃叹道,“不料三奶奶那般机灵,平白瞧出不妥来。既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行啊。三爷活着,还不定坏我们多少事。再说,三爷既是不肯认七皇子,反心可见。”
贾琮奇道:“你就因为这个觉得我要反?去过台湾府没?”
“不曾。”梅先生道,“七皇子肚兜里那帕子,本是我亲手所写。”
贾琮瞟了他一眼:“七皇子的肚兜被拆开了这事儿,可不是你能知道的。”
梅先生微笑道:“我还是冯紫英大人心腹。”
贾琮愕然。半晌,叹道:“天呐!你究竟是几重间谍!”
梅先生道:“我与三奶奶一样,本是刘登喜公公的人,在京中听命于戴权公公。谁知后来戴公公渐渐抛下太上皇、真心辅佐太皇太后去了。这两三年我才发觉,他也不曾辅佐太皇太后,不过是借太皇太后之名替他自己敛财罢了。可知人心多变。我本以为,既已没了主子,就跟着冯大人做事也好。而后二月份时忽有太上皇的人找上门来。”他苦笑摇了摇头。
贾琮摸摸下巴,问道:“若是天下未分,裘良想必也要在那地下牢狱过日子?”
“那倒不必。”梅先生道:“景田候府投靠六王爷之事太上皇早已知道,裘大人只怕会死在诏狱。”
贾琮点点头:“那就是我想多了。”他顿了顿,正色道,“那些卷宗在哪里。”
梅先生摇头:“这个我真不知道。横竖还在原处,太上皇不曾取走。”
“那就是还在竹枝街那个宅子里?”
“我猜还在那个宅子里。”梅先生道,“那儿隐秘,别处皆没那儿安全。”
“也有道理。”
梅先生微笑道:“除了燕王庐王,我还是齐王设在京中的细作。三爷,在下比寻常人好用得多。在下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我猜同袁大人去的那位死得快便是武艺高强的缘故。”
“没错,就是那个缘故。”贾琮笑眯眯道,“武力值高的人太危险。”他又想了想,“只是如今那宅子让裘良日夜以重兵把守,太上皇想去拿东西不容易吧。”
梅先生叹道:“岂止不容易!本来就没多少人,竹枝街死了那么些,今晚又死了不少。才刚好过几日,又不好过了。”
“运气这个东西吧,既然会来、就会走。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贾琮想了想,回头问道,“这个人杀不?”
陈瑞锦本坐在屏风后头。他既直愣愣问了,陈瑞锦便走了出来:“先不杀吧。横竖他并没本事逃。”
贾琮“嗯”了一声,道:“那个何嬷嬷得快点杀了。”
陈瑞锦瞟了他一眼:“她可以留着钓鱼。”
贾琮道:“拿这个梅先生钓鱼便好。何嬷嬷但凡活着一日,阿岑误杀袁公子之事就可能真相大白。你想啊!袁白本来以为儿子当真死于意外,太上皇和何嬷嬷扑棱着跟人家说你儿子是被司徒岑杀的。人家相信了大概有个大半年,我又板上钉钉说是王妃干的。才刚同上司提出要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