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74.第四百七十三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74.第四百七十三章 (第2/3页)

好,放在贾宝玉跟前都亮眼,太容易让姑娘家念念不忘了。十四五岁的女孩儿情窦初开,一旦钟情不是那么容易能想通的。这郡主来日夫婿极好还罢了;但凡有个不顺,说不得成亲之后又会念着宋小二,后患无穷。三郡主是有兄弟的,澄儿牵连进去还不定惹出什么事来。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就能拿着澄儿做筏子想出十几个招数来对付郡主的兄弟。倘或有个万一,事后未必补偿得过来。再说,宋家既上门来了,意思不是明摆着么?硬把澄儿嫁过去,她婆家总觉得澄儿阻了他们家的皇亲国戚之路,能不受委屈么?您老放心,澄儿必是举国最不愁嫁的女孩儿。那府里娶了天家的女儿也未必是好事。”

    苏铮哪里能不知道?只是事出突然,心里隐约盼着这个嚣张弟子能胡闹一番罢了。良久,老头儿叹道:“这算什么事儿……”

    贾琮道:“只当是八字不投便好。”

    老头儿心里堵的慌,贾琮使尽法子插科打诨的哄他。贾琮今儿中午显见是要陪苏铮吃饭的,偏冯紫英的人来了,说是有急事,要贾琮现在就过去。苏铮这会子正气不顺呢,由三郡主迁怒到司徒磐、自然又迁怒到冯紫英头上去,朝他的人大发雷霆:“这都几点了?饭都不给人吃么?”喝令贾琮“不许去!”

    都找到苏家来了,岂能是小事?只是苏铮这会子不高兴,贾琮也不敢走啊!只得给那人使眼色:“吃完饭就去。”冯紫英的人急的挤眉弄眼的,苏铮就是不让走。贾琮没法子,又说一回,“略等等,我尽快过去。”那人无奈,只得走了。

    吃午饭时苏铮特意与贾琮说了许多闲话,将一顿饭的功夫拉得长长的。吃完了还留他多说了会子话,足足磨蹭了大半个时辰。

    好容易脱身,贾琮急忙忙赶到冯紫英的衙门。冯紫英早已等得跳脚了,埋怨道:“怎么这么大半日的。”

    贾琮摊手:“老头心情不好,没法子。我要是敢就那么来了,非把他气病了不可。有急事么?”

    冯紫英这会子也没法子与他计较,道:“你请过西洋先生,想必能看懂洋文?”

    贾琮摸了摸后脑勺:“洋文有几十种……我只会一种。要和西洋人打交道么?”

    冯紫英道:“走私火.枪之事太大,我使了人一直盯着城北芝麻馅的王氏面馆。早上有人给他们送信了。”

    “啊?不是关门了么?”

    冯紫英道:“信是托海商货船上的人从南洋寄来的,想必不知道他们关门了。”

    贾琮眼睛闪了闪:“用洋文写的?”

    冯紫英道:“只有数行洋文,偏那数行极要紧。你瞧瞧可认得。”遂从怀中将信取出。

    贾琮瞄一眼信封上的字——嗯,柳鹄的。心下不由得大赞。前些日子陈瑞锦与薛蟠商议,编个瞎话哄冯紫英,只说那王氏面馆在做走私西洋火器的暗生意。贾琮以为她不过是随意寻个玄乎点子的借口罢了。直至这会子方明白,她这个套儿连外洋的柳鹄都圈进去了。柳鹄哪里知道京中有了这么多变化?依然奉太皇太后之命在海外寻找红骨记之外的火器货源。他也不知道自己已是叛徒了,依然照着王氏面馆的地址寄了书信来。

    信中道:他在南洋认得了一位替红骨记运送火器的海商,那人口没遮拦,漏了些红骨记的底细。原来这家的大掌柜本是个海船上的水手,后在西洋混迹多年,与西洋诸国的火器作坊主皆熟络。火器本是暴利,这位“嗨掌柜”却能拿到极低的价钱,而火器作坊卖给西洋军队的价钱比红骨记卖出的还高。西洋诸国正在打仗,火器只许卖予军队。好在世上没有金银买不到的东西。那海商给了他一个意大利国走私贩子的铺子所在。去那儿买非法之物得有暗语,那海商把暗语套路也写给柳鹄了。

    看罢信,贾琮摊手道:“我不认得意大利字。京中有各色西洋传教士,找个意大利的来翻译便是。”

    冯紫英道:“如此要紧的东西岂能给他们看。”

    贾琮指着信上那几行意大利文道:“西洋数国的文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