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2/3页)
穿月白色儒生袍的少年,想必就是那林军师了。只是没有女子。他正纳罕方才那女声是哪儿来的,一屋子年轻人都站了起来,齐刷刷抱拳:“郑将军!”
郑潮儿忙作了个团揖:“各位将军。”又向朝那少年儒生抱拳,“这位想必就是林军师,好高的计谋。”一壁打量其容貌,暗赞南平县令所言不差。这林军师比寻常女子好看百倍,只是通身气派磅礴、锐意逼人,倒是让人忘记留意其容貌。
那少年翩然还礼:“晚辈得罪了。”声如出谷黄莺,显见是个女子,便是方才他在门外听见的那个女声。
郑潮儿立时懵了!半日方指着她:“你……你……你是女人么?”
林军师莞尔:“正是。”
郑潮儿脱口而出:“女子怎可为军师。”
林军师脆生生道:“因为晚辈领军不曾输过。”
郑潮儿一噎,这时方想起领他进来的那兵士委实说的是“军师请您进去”。心中一急,又向贾维斯道:“贾将军不是也擅用兵的?那年在岭南以一千人马破五千山匪,用兵如神。”
贾维斯抱拳道:“当日定计的便是林军师。”
旁有个少年将军笑道:“怎么正经朝廷官兵变成山匪了?”
又一个道:“打的是山匪的名头。”
郑潮儿倒吸一口冷气。这小姑娘瞧着不过十**,那年才几岁?又呆了半日,摇头道:“不想败在女子手里。”
屋中另一个将军道:“郑将军莫要憋屈,你不是一个人。”
林军师便含笑请他到客座上首的交椅上坐。郑潮儿看了看她,移步坐了,林军师与贾维斯先后坐下,其余人方陆续落座。又喊人上茶。郑潮儿心中略想了想:这女子既是不曾打过败仗,倒是难免有军中之人服她。
他尚不曾想好如何开口,林军师先道:“郑大人此来,想是明白晚辈之意了。”
郑潮儿面色稍红:“贵军多有火器并异物,老夫不是对手。”
林军师道:“乱世不可无兵,因不知安稳的日子能过到哪一日。故此,台湾府不得不加紧练兵,以备不时之需。而岛上人口稀少,遍地荒芜。若青壮男子都来当兵了,就愈发没人种地。贾大人也是迫不得已。俗话说,故土难离。若非如此,谁舍得离乡背井?如今虽有些贫寒人家渡海开荒,都是些衣食无着的。但凡遇上天灾**,只怕率先饿死的便是这些。留恋家乡的终究还是多。台湾不大,可开荒之地只得那么些,过几年便都开完了。”
郑潮儿道:“依着林军师之见,福建当如何?如今佃农已不好寻了。”
林军师道:“所谓佃农,便是自己会种地、因家贫无地、租赁旁人之地来种,并给些租子。可对。”
“不错。”
林军师道:“人皆重利,并人皆恋旧。佃农春耕夏耘秋收辛劳一年,若可多留点粮食给自己,又是种习惯的地、又是熟络的乡邻,大约也懒得跑去开荒了。开荒终究极辛苦的。”
郑潮儿默然片刻道:“如今福建许多庄子的租子已降了。”
“那便是降得不够。”林军师含笑道,“若不愿意多降些租子,也可勤快些自己耕种,岂不好?旧诗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贫富分化太厉害并不好。”
郑潮儿虽不大明白她后头说的什么,也知道此事无解。台湾府要人口,若不从岛外引些过去,便没人种地、没人当兵。如今显见是人家比自己兵力强盛的。思忖片刻,又道:“贾大人此策显见是剜福建之肉了。他既没人开荒,只寻些无地良民便好,何须接纳逃奴。”
林军师道:“贾大人倒不是诚心接纳逃奴的,实在许多良民也没有路引子。郑大人想必也知道,黄大人治下官吏各色都有。再说,倘若一个乞丐忽有了盼头、想渡海开荒,不好么?他上哪里弄路引子去?”
郑潮儿道:“佃农与逃奴二事愈演愈烈,惹得许多人家心生不满。晋王妃娘家便是福建的,她们家中亦有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