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第2/3页)
天子无嗣。这个无嗣是指没生出来或是养到半大,例如汉桓帝宋哲宗。养大后弄死的不算,弄死的皇子都会算在继位者头上。不论是不是你干的,反正就是你干的。”说完他喝了一盅茶。
司徒磐默然片刻,道:“我素知你洞察人心,此言有理。其二呢?”
贾琮道:“其二便是如汉光武帝刘秀一般了。先将天下拆了虽然拆汉朝的人是王莽不是刘秀,横竖拆了既然拆了,原先的那一套皇室传承便没了余下谁姓刘都可以重新将此江山拼合起来。谁有本事拼合那椅子便是谁的。”司徒磐轻轻抽了口气,贾琮望着他嘻嘻一笑,胖脸笑成一只大肉包子,“在下以为,贤王哥哥比旁的诸位王爷皇子都有本事些。”
司徒磐眼神有几分松动。
贾琮接着说:“再有,贤王哥哥纵然这会子能出去,想拦住分封也是不可能的。分封在眼下已是大势所趋。”
司徒磐皱眉道:“我朝素来平稳安定,分封哪里能成大势。”
贾琮道:“所谓大势,就是多数势力想要的局面。即多数势力会努力做些事,使得那个局面成真。眼下之局势大约是前所未有的,故此无史可鉴。史上朝末动乱多因朝廷**君王昏庸,致使民不聊生。那个时候,百姓便是势。偏不久之前我朝还四海清明。故此平民百姓既安然且散漫,无力成势。而因先帝常年手握兵权半分不肯分给今上;他驾崩后今上当即落入贼手,尚且来不及握住兵权;致使天下兵马一时无主。当下能成大势者,乃是各地方大员和领兵将军。我素来认为人性本私,须以律法等各色规矩掌控方能压制私心。自然,大公无私的人也不少;只是重私心者要多得多得多得多。”他长叹一声,“拆了天下的看似诸王,实在是先帝。天子当执掌天下。而先帝居太上皇十几年不放兵政之权,使天子有名无实。要知道,越界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之事。”贾琮挤了挤眼。
司徒磐问:“此言何意?”
贾琮道:“就是干些规矩不许你干的事会很痛快。比如小孩子在学堂之上趁先生打盹儿偷看春宫图。”
司徒磐哑然失笑。
“先帝的诸位老臣,尤其是手握兵权和一方大权的,可以随意踩皇帝的脸给皇帝排头吃还没人能责罚他们这不是偷看春宫图,简直是明目张胆的看啊那个痛快舒畅的诱惑,几个人能抵制得住?中饱私囊者有之,贪赃枉法者有之,欺凌君主者有之。只是他们多半忘了,还有一个词儿叫做秋后算账直到先帝驾崩,他们的后台轰然倒塌。那一刻,他们的内心必然是崩溃的,惴惴然不知后事如何。今上可能容他们过往之错?若不能容,他们是会丢官还是会满门抄斩?故此,先帝走后的这一阵子,这群手握兵权政权的老臣个个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诸王哗啦啦的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贾琮微笑伸长胳膊画了个圈道,“分封天下,过往不究”
司徒磐蓦然神动盯着贾琮不眨一下眼。
“因为具有共同的利益,诸位王爷到了封地很快便能与诸位大人将军达成联盟。除了过往不究之外,诸王分封之后,各地的税赋就不用进京了,原先给圣人的钱归了诸王与诸位大人将军,对他们都是好处。纵然来日司徒氏的能者将诸王皆灭了,有句话叫做法不责众,那些大人们要比王爷们安全得多。换了你是他们,会顶着不知道能不能被天子赦免之罪忠心耿耿,还是靠王爷分封一举洗白?”
司徒磐不言语。
停了片刻,贾琮接着说:“史书上总说什么人心向背。其实人心向背每时每刻都有,只看管用的向背里头向多还是背多。”他故意放慢了调子,缓缓的说,“眼下若将全天下的人心点个数,自然是向着不分封的比背着不分封的,要多。多很多很多很多。偏这些向不顶事。他们少数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除了会写几篇骂人的诗文外什么也不会,那些骂人的诗文还没几个人看得懂;多数是一群根本没有被逼到绝路的寻常百姓,除了在田间地头茶楼酒肆骂骂娘之外,什么都不会去做。他们绝大部分不会主动冒着被杀的风险替今上或皇子做点什么。纵然偶尔有人做了,也只是偶尔罢了。诸王将这些偶尔杀了就没事了。写诗和骂人顶用么?而那些背就不一样了。背就是我方才说的下头的掌权者。他们的人头数虽然少,但他们才是眼下管用的人心。故此,当下的人心是向着分封,而背着不分封。贤王哥哥,你想以一己之力挡,是挡不住的。”
贾琮停下来等司徒磐静思半日,道:“虽然眼下这个当口诸王与先帝老臣皆会为自保而齐力将江山拆成快;等真正拆成了块之后,他们内部便会有麻烦了。各位老臣常年习惯了肆意妄为,人家连皇帝都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