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 将军百战死 (第2/3页)
军就广宁也有十二、三万人马。加上山海关和活动在辽东的游击。兵力远远超过了努尔哈赤。”
秦良玉笑了笑。熊倜自从來到山海关还是第一次看到秦良玉笑。只是这笑过于惨淡。
秦良玉缓缓地开口说:“后金兵大略有六到九万兵力。我军确实在兵力上远远大于敌人。不过。打仗不在人多。”
秦良玉平平淡淡地说着:“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抚顺清河之战。
王命印(抚顺守备) 、张承胤(辽东总兵) 、颇延相(副总兵) 、蒲世芳(参将) 、梁汝贵( 游击)、 邹儲贤((清河副总兵) 、张旆(游击) 、张云程(守备)……死于战场上。第一时间更新”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萨尔浒之战。开原铁岭之战。杜松(山海关总兵)、王宣(保定总兵)、赵梦麟(原任总兵)、刘遇节(参将)、龚念遂(游击)、柴国栋(游击)、刘綎(总兵)、江万化(副总兵、马林(开原总兵)、于化龙(副总兵)、史凤鸣(铁岭游击)、李克泰(铁岭游击) ……死于战场上。也可以说这些精锐有战斗经验的老兵都葬送在杨稿手里了”
“沈阳、辽阳之战。贺世贤(沈阳总兵)、尤世功(副总兵)、周敦吉( 游击) 秦邦屏(副总兵)……也都死在了战场了。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几乎全部沦为后金所有。”
秦良玉停顿了许久。又长叹一声说:“有多少将士的血是白白流淌的啊。”
秦良玉的话让熊倜在心里深思。第一时间更新在萨尔浒之战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可是熊廷弼还沒有离开京城。开原就失守了。
熊廷弼上书说:“辽左。是京城的肩背。河东。是辽镇的心腹。开原又是河东的根本。想保住辽东的话。开原一定不能放弃。敌军沒有打下开原的时候。北关、朝鲜还足以给他们构成腹背之患。现在开原被打下。北关不敢不向敌人屈服。敌方派一个使臣去。朝鲜不敢不附从。”
“敌人沒有腹背之忧。一定会联合东西两边的兵力來一起攻打我们。这样辽、沈怎么守得住呢。我请求朝廷赶紧派遣将士。准备粮草。修造器械。不要节制我的费用。不要延误我的时限。不要用一般的规矩來使我沮丧。不要从旁阻挠來掣我的手肘。不要把艰危只给了我一个。第一时间更新大家不关于心。以至于误了我、误了辽。并且误了我朝我国家。”
明神宗全部允准奏章所请。并赐给尚方宝剑以加大熊廷弼的权力。熊廷弼刚刚走出山海关。铁岭又失守了。沈阳和其他城堡的军民一时间全都逃窜了。辽阳一带人心不安。
熊廷弼兼程向前。遇到逃出來的。就劝说他们回去。把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斩首來祭奠死节的将士。把贪污的将领陈伦给宰了。并上书弹劾、罢免了总兵官李如桢。用李怀信替换了他。
熊廷弼督促士兵打造战车。置办火器。开挖战濠。修筑城墙。做御敌守城的准备。他的命令坚决。有法必行。几个月下來。守备大为牢固了。
接着他上书明神宗进呈方略:“请召集军队十八万人分布在云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等战略要地。首尾呼应。小的战事各自拒敌防守。大敌來时则互相接应、援助。另外再挑选精兵悍将组织游击。乘机出动。攻掠敌人的零散兵马。扰乱他们的耕种和放牧。轮番出击。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瞅准机会进兵剿敌。”
奏章递上后。明神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明光宗驾崩。明熹宗即位。朝廷里事情正多。而对边疆大臣的议论也开始了。御史冯三元弹劾熊廷弼八件沒有谋略的表现。三件欺瞒皇帝的事。说不把他罢免。辽地终究无法保有。
明熹宗把冯三元的奏章发给朝臣议论。熊廷弼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