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33 汽车和坦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33 汽车和坦克 (第2/3页)

经有大量汽车了,林飞作为洞悉军事发展方向的穿越者,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军队配备大量车辆。

    林飞的构想是这样的,为全军装备大载重量卡车,把全军变成摩托化部队,可是这样做最大的问题是――这个时代的汽车产量相当低,林飞现有十六个主力师,每个师1.5万人,总共24万人,按二十个人一辆卡车的话,就需要一万多辆卡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于林飞来说,研制汽车最大的难关在发动机上,从德国进口的内燃机都是大型内燃机,只能应用在飞艇、潜艇、火炮牵引车这些大家伙上,小型内燃机被德国和美国视为核心技术,坚决不出售。

    林飞只能买来德国和美国生产的汽车,进行仿制,可是仿制的效果一直不理想。

    汽车用内燃机都无法解决,坦克用内燃机就更没法解决了,林飞深知打下清廷之后,被沙俄掠走的土地是一定要夺回来的,那些土地都是广袤的平原,最适合装甲部队冲锋了。

    林飞在清国扩建道路的事情引起了清国有识之士们的口诛笔伐,这些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等,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华夏商人扩建的道路,特别适合华夏军队使用,因此他们向光绪帝上书,建议禁止华夏商人修路。

    光绪帝也下达了诏书,限制华夏商人修路,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吏都很支持华夏商人修路,原因很简单,路一修好就有人走,地方官吏就可以收钱,谁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与修路相比,林飞的金融控制手段则没有引起清国有识之士们的警觉,毕竟清国懂经济的人太少了。

    林飞为了控制清国南部省份的金融命脉,特地组建了一家银行,这家银行的名字,毫无政治色彩――大富银行,以此降低清国官吏的警觉,这个名字土得掉渣,不过却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来我们银行,不论是存贷款还是汇兑,肯定大富大贵。

    此时清国百姓大多数都是农民,绝大多数农民是佃农和贫农,一小部分是富农和地主,佃农和贫农是没有存款的,富农和地主也不习惯把钱存在银行里,他们更喜欢挖一个地窖,把钱都藏在里面。

    所以大富银行主要开设在各个城市,为商人提供存款、贷款和汇兑服务,其实清国很早就有银行了,此时清国南部省份也有不少钱庄、票号、银号,这些银行都是小本经营,在财力雄厚的大富银行面前,完全无法抗衡,大富银行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更低的贷款利率,更低廉的汇兑手续费,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这些小型银行。

    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林飞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省份的金融命脉,在这个过程中,英法德美诸国的商人是林飞的最大竞争者,可是他们有一点天然不足,那就是他们不是中华文化圈里的人,根本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