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6 新武器打鬼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6 新武器打鬼子 (第2/3页)

拉发引信,由人手动击发,人一拉动引线,地雷内部的导火管便会发火,点燃起爆药,起爆药随即起爆炸药,爆炸就发生了。林飞之所以沒有采用那种踩上就会炸的触发引信,是因为林飞沒有扫雷装置,埋下去的地雷很有可能找不到。

    在今天的战斗中,战士们见到日军冲上來就拉动了地雷,弹片呼啸着射进日军士兵的身体,再射出來,在身体上留下一个个破洞,破洞里面露着白骨和内脏,鲜血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喷涌出來,看得人心惊肉跳。

    还有的日军士兵沒有被炸死,弹片只是切断了他们的腿,他们有的抱着自己的断腿,倒在地上翻滚哀嚎,断口处喷溅出來的鲜血染红了草地;有的爬着寻找自己的断腿,在身后拖出一条长长的血迹……

    在地雷的打击下,日军士兵凄惨无比,可惜的是,那些被日军士兵生生**致死的无辜少女,那些被日军活活虐杀而死的义军战俘都看不到这些场面。

    第一大队的士兵看着一具具残尸和满地的伤员,吓得逡巡不前,一时间沒敢继续进攻,在他们迟疑的时候,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的攻击作战正打得如火如荼,龙蛇谷两侧的山坡大多数十分陡峭,不过也有几处比较平缓,可以供人攀爬,两个大队的日军便想从这些地方打开突破口。

    妈祖庙里的林飞看到日军的动向,挥手叫过第一旅旅长刘骏,吩咐道:“把我们的新武器拿出來吧,是时候用一用了…”

    刘骏高声答道:“是…陛下…”

    刘骏说完便命令战士去拿那件新武器,这件新武器正是林飞梦寐以求的轻机枪,林飞之所以现在才造出轻机枪,主要是因为两点限制,第一是枪管的耐磨性,之前林飞一直沒有铬矿石來做枪管的镀层,后來打下马尼拉,占据了吕宋岛,获取了吕宋岛北部的铬矿石,又改进了电镀厂的电镀工艺,这才把铬层镀到了枪管上。

    第二是枪管的散热性,轻机枪的射速比较高,子弹摩擦枪管会大量发热,这些热量必须散掉,散热方式有风冷和水冷两种,马克沁重机枪用的就是水冷,枪身十分笨重,林飞决定采用风冷,于是为枪管设计了散热片。

    这些散热片是林飞根据记忆中的传热学原理设计的,而传热学原理,则是林飞在海军飞行员学院学到的,他在飞行员学院的时候学习过飞机的各个部件,其中飞机的发动机是热机,传热学是必须学习的。

    散热片虽然设计出來了,可是加工制造却成了难点,因此轻机枪一直“难产”,在菲律宾战争中,林飞部队只能使用缴获的马克沁重机枪当作步兵支援武器,在进攻台湾前夕,这型轻机枪终于生产出來,装备了部队,不过它的制造工艺复杂,战争开始时只制造了二十挺。

    这型轻机枪的正式编号是“lqj-1”,其中“lqj”代表“陆军轻机枪”,“1”代表第一种型号,这型轻机枪的枪机结构和林飞时代大名鼎鼎的zb26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