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7章 通天棺内有没有传国玉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7章 通天棺内有没有传国玉玺? (第2/3页)

    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

    厉王让工匠辨认,却被告知只是块石头,厉王大怒:捏捏的,你个卞和敢欺骗老子。来人呀,把这家伙的左脚丫子砍掉!

    后来,武王即位,卞和先生拄着拐杖又去献宝了。

    武王让人工匠勘察过后,仍然得出这是一块石头的结论,拍案而起:靠,你先骗寡人的老爸,现在又来骗寡人,真是岂有此理!来人啊,砍了他右脚丫子!

    再后来,文王即位,卞先生不敢去献宝了,于是就抱着石头坐在荆山之下嚎啕大哭。

    文王听说后,感到很纳闷,就派人问他:先生,没事你哭个鸟?是不是因为变成残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哥们为你提供一轮椅好了……

    卞和说,他哭的不是因为变成残废,悲伤的是陛下把宝玉当成石头,把忠贞之士说成是欺骗之人,这才是他悲伤的原因啊。

    文王被卞和这番话而感动了,于是让人剖开石头,里面果然有一宝玉。

    为了报答卞和为献玉所受的痛苦,文王亲自命名这块玉,为和氏璧。

    和氏璧最终被雕成传国玉玺,还是在大秦帝国时代。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大破赵国,得到了和氏璧,随即天下一统,自称为始皇帝。

    始皇帝坐了皇帝后,就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由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

    从此之后,和氏璧才真正成为了传国玉玺。

    史书记载,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时,忽然起了大风大浪,眼看龙舟就要翻了,秦始皇连忙把传国玉玺抛进湖中,祈求神灵保护:寡人不会让你们白白效力的,有个大大的红包呐。

    传国玉玺入湖后,洞庭湖立马风平浪静,万里无云,一片祥和。

    不过,从此传国玉玺也从此失落了,直到八年后,才有华阴平舒道的人从湖中捞出这块玉,又献给了朝廷。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就走上了它坎坷的道路。

    传国玉玺的一生是坎坷的,真坎坷――从秦朝到唐代,它几易其主,失踪了好多次,险而又险的几次被当局找回,直到后唐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焚楼而亡,传国玺就此失踪了。

    至于北宋哲宗时,有个叫段义的农夫在耕田时发现的那块传国玉玺,经十几个大学士鉴定是‘真的’,可实际上是个假的。

    从那之后,真正的传国玉玺下落,就成了千古之谜了。

    所以,当高先生听铁屠说,通天棺内很可能藏有传国玉玺后,那贪婪的心就砰砰跳个不停了。

    “好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这些的,至于传国玉玺到底是不是在成吉思汗陵中,谁也无法肯定。再说了,就算是你想拿走,可你也得活过这次天崩地裂对吧?”

    铁屠苦笑了下,缓缓站起,神色凝重的说:“下面空气流通的基本差不多了,我们可以下去了。在棺盖下,应该还雕着有个太极八卦图,到时候你仍然用左三右六连续三次的方式逆时针转动,这个洞口就会合上了。记住,打开是顺时针。”

    “这个简单,你先下去,我去去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