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出乎意料 (第3/3页)
全是用熟潲喂养的。”
木马是个华夏通,能够熟练地用华夏语与罗悦进行沟通:“全用熟潲,你们的养殖基地有多大的产能,”
别说木马不信,就是陪同前來的陈青云、李节等人,也不敢相信。
李节是安平市委书记,已经來过长亭农业科技园调研,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情况。
罗悦自信地说:“我们的基地每年只出产百多万头,但在安平与雨神县,几万农户与我们签订了协议,供应有保证。”
“供应给我们的,全是这个基地的产品,”这个问題,才是木马最关心的。
“沒错,不是我们屠宰的,一概不用。”罗悦看到木马往自己跟前凑,下意识地挪开两步:“走吧,看看煮潲车间,你们就知道了。”
大家來到煮潲车间,被规模宏大的熟潲生产惊呆了。这里的熟潲,并不是民间流传的用铁锅煮,而是用沼气烧制蒸汽,再用蒸汽煮潲。
大量粉碎后的红薯藤,拌上米糠、玉米,加水后用搅拌机搅均,再通上蒸汽。煮熟的猪潲,从另一端流出,形成自动化的生产流程。
“这得要多少红薯藤呀。”惊呆了的木马,下意识地发了一句感慨。
“在安平、雨神及周边县市,有上百万亩山地种植红薯。因为我们敞开收购,农户种植红薯就有积极性。”
陈青云想到一个问題:“以前科技园用沼气池余水种植红薯,现在还种吗,”
看到陈青云向自己提问,罗悦有意将迷人的风采展示到极致:“我的大部长,你真是官僚哎。科技园早就不种红薯了。除了花卉,沼气池产生的有机肥,全都用來种植百合。”
“百合糕,就是百合做的吗,”陈青云第一次问出最白痴的问題。
罗悦笑得前仰后合:“百合糕,你不会认为,醴泉集团会用藕粉或薯粉造假吧。”
李节马上替陈青云解围:“部长,光是醴泉集团种植的百合,当然满足不了醴泉集团的生产要求。在经开区,醴泉集团有一个基地专门生产百合糕,面向全省收购百合。”
白思量也凑了上來:“安平种植的百合,品种最好,每年可以种植两季。产量最大是在坝州,他们只能种植一季,”
陈青云继续发问:“将军,在罗国,百合糕真有那么大的市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