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八十四章 套磁 (第2/3页)
这一代怪才之名确实受之无愧。弟在此间数月,所见到的新奇事物极多……兄长,此番饮宴,是不是欲将我送回河北的临别之宴?”
张仁心说你到聪明,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想法嘛!稍稍顿了顿张仁点头道:“不错,曹公在北误以为你已死于『乱』军之中,泪流终日。我闻知此讯之后,已经差人先赴邺城向曹公禀报你并无恙。你在我泉州游玩了这么长的时间,先前一番大事的惊涛骇浪也已平复,你是该回去了。”
曹植沉思中晃了几下酒杯,许久才开口问道:“兄长,此间无人我想过问一下。弟素知兄长见识过人,那依兄长之见,我能继承父业吗?”
张仁楞了一下,曹植怎么一开口就问这个?沉『吟』了半晌,张仁摇头道:“子建,你是想和诸位兄弟争世袭?即如此,为兄在这里到也劝你一句,不要去争。你虽才智过人,曹公诸子之中无人能及,但你的『性』情与心态并不适合承袭曹公大业。”
“为何?”
张仁道:“你锋芒毕『露』不知收敛,恃才轻狂不能敬士,此已是争位之大忌。而且你旧日里结交的杨修、丁仪这些人,都是些有才而不知内敛的人。你与这些人若只是『吟』诗作赋,好酒疏狂,只欲成一当世文人固然是能风流一时,但若从政必然是众矢之的。而曹公帐下真正能助你争位的治国之才,你却一个都没有能结交到。”
这话说得是对是错,张仁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不过,张仁敢肯定一点,就是杨修玩不过贾诩,曹植这种锋芒毕『露』的『性』格也斗不过懂得以退为进的曹丕。
曹植这会儿却没有了往日的轻狂相,反而在那里沉默不语。许久曹植才默然点头道:“这些话从来就没有人对我说过,兄长你是第一个。只是兄长,若我真的很想能承继父业,又当如何?”
张仁习惯『性』的抓了抓头皮,心说一个人要是有野心也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劝掉的。想了很久张仁干脆说出了贾诩的那句话:“君不见袁本初与刘景升父子乎?兄弟相争,骨肉自残,乃自损而利他人也。为兄我诚心的劝你一句,不要去争。你若真的是想成就些什么功业,不如回邺之后与杨修等人断绝交往,转而专心去助你兄长子桓。你兄弟若能和睦同心,大业必成,而你也能落得个流传千古的助兄清名。”
曹植显得有些郁闷,自顾自的喝着酒。
张仁现在也有些无可奈何,曹植这才二十来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争强之心比谁都强,自己说这些话出来只怕还会有反作用。看样子曹植如果不吃上些天大的苦头,是根本就不会明白这些道理的。
曹植一口气喝了好几杯酒下肚,随手抬袖擦了擦嘴道:“兄长良言,弟当谨记。却不知兄长打算何时送我回邺?”
“我已经着人去准备船只与礼物,最多五日之后子建便可乘船由海路归邺。张路你走不得,途中要经过刘备与孙权的领地,万一被人有所查觉必生危难。再说乘船的话要一路上要轻松许多,现在又是夏秋之际,东南风颇盛,若行程顺利一月间便可到河北乐陵港下船再赶赴邺城。兄长这里也有些事情有求于你,就是先前将圣上劫出许都一事,曹公早已知晓,对我颇有恨意。子建此去还望能在曹公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勿令曹张两家失和断交。”
“弟自当尽力而为。弟亦知晓曹张两家和则双利,仇则俱损。”
张仁点点头,对曹植这种聪明人,很多事不用说得那么清楚。转手从怀中取出了一本册子交给曹植道:“这个你拿着,见到曹公可以直接交与曹公。”
“这是何物?”
张仁道:“我夷泉两州的一些军政机要。我备下的礼物不一定能让曹公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