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8章 两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18章 两年 (第2/3页)

人都投身在商道之中,那那些酸腐之辈,又还有什么托词?

    两年修养,大肆发展商业流通,在取缔了大批氏族私占土地收归国有,整个北方的粮仓储备比较其原先赫然提高了五分之一有余。这数量是异常庞大的,也从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出,在汉末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事实上,比起原本历史上的两晋时代,一个大贵族的私有庄园可达万顷之地,汉末初期还算是好得多了。如果按照国律,男子可得一倾,女子得半倾,万顷土地,足可养活数万人口。

    正是这土地私有的合法化,让世家大族的势力无可遏制的庞大起来,聚集的财富不会用于国家建设,反而因为奢华**拖累国家的发展。

    在汉朝,乃至于三国时代,事实上,都有不少有识之士能够看清楚这危害,比如原本历史上的司马朗,也发动过限制政策的施行,却也因为阻力太大而失败。

    事实上,在汉末时代,儒家的文化还没有被篡改得太面目全非,甚至在南方不少世家还是明目张胆的做起商业起家。当卫宁点破了这一张薄弱的纸张,给了北方豪门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手伸入他们曾经想要而拉不下脸来的商道时,一切便已经是顺理成章。

    在冀州,有了甄氏在协助,一车车黄金美玉送回了河东卫府,那庞大的财富,足够让所有人眼馋不已。值得一提的是,卫宁在削弱其余世家土地,私奴等私有财富的同时,却是带头将卫府的田产等物首先削除归于国家名簿,而显然,在这个时候,卫府得到的真金白银,庞大的财富甚至远比当初依靠田产剥削普通百姓还要来得快捷。

    卫宁亲自带头,那下面的人在见到了足够的利益的同时,又如何还能忍耐下去?

    两年的时间,在整个北方集团的治下,一时间空前的繁荣了起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根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