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4章 大局形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54章 大局形成 (第2/3页)

许攸,沮授等文武亲自南下,增援朝歌一线而来。

    朝歌与牧野,北面借助太行山的险峻地形,南面又依靠漳河,横开形成一条尖锐而宽小的战线。袁绍若要西进,必然需要跨过这条最重要的障碍。即便有邺城和黎阳双双牵制,但也只能做到牵制,却是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南面还没有传来捷报,袁绍大军压境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敌我两方。

    卫宁不可能学曹操官渡之战,用白马,黎阳,延津来换取战略纵深,虽然曹操也是出于无奈,但卫宁却是万万败不得,万万不能让出寸土的。

    既然袁绍已经出动,作为和他等量级的人物,卫宁却也不能在作势下去。

    尤其,在淳于琼领兵三万驻扎在黎阳的情况下,即便如今大军的力量还未完全集结,卫宁也不可能在等待下去了。

    与朝歌的地位不同,牧野的附属自然是起了牵制的作用,分担了朝歌方面很大的压力。袁绍围困朝歌,自然是需要部分兵马防守牧野可能从侧面的出击。

    但在这个时候,显然,有了黎阳的牵着,那些防范牧野兵马的敌军,自然便可以悠然抽调,投入攻打朝歌的行列。

    在南面援军可能被颜良阻拦,而不知道典韦和太史慈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击溃他。这段时间里,朝歌压力自然便会陡然增大,尤其,在袁绍亲提八万大军南下朝歌的时候,若卫宁再没有半点反应,那朝歌的失守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

    而分兵典韦,太史慈领兵三万北上的时候,驻守在河内的兵马也只留有区区四万人而已。好在这个时候,来自司隶的援兵,从虎牢关渡河直接北上的赵云也终于到达了河内。

    两万兵马的增援,足够给卫宁带来了更大的筹码,借以让他的手上,有多了几分可以运用的筹码。

    手中六万兵马,卫宁当即使黄忠分兵一万,轻装而行,星夜不停,直入牧野以西三十里处屯扎于淇县,借助漳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