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出逃?游学! (第2/3页)
,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让李儒有杀他之心,顿时坐立不安起来。
李儒踌躇许久,饱含深意的看了卫宁一言,拱了拱手道,“公子果然大才,儒受教了。今日与公子把酒言欢好不痛快,不过天色以晚,他日儒定登门造访。不过……还请公子等待朝廷榜文,孝廉之名切勿推让异世之光脑神官。”
李儒也不待卫宁再推托,作了一礼,尽自走下楼去,留下卫宁一个人呆愕的对着空了的酒杯。
“怎么搞得,老子说得那么明白了,还要拉老子下水?”
“公子?公子?”绿萼看着久久无话的卫宁,急唤道。
“咳……******!老子惹不起,我躲还不行吗?”卫宁蓦然站起身来,苦闷的绿萼道,“走回府!”
“nnd,明年就是中平元年,只等到黄巾之乱开始,就回来河东,到时候董卓也不在这里了!恩,正好出去找找华佗之类的名医,先把身体解决好了再说……”
“不过,这里可没有现代的马路,这马车也是颠簸不平,路上肯定睡得不舒服,呃……去颖川看看先,貌似曹操的谋士多出自那,跟他们先搞好关系也不错……”
卫宁咬了咬牙齿,下定决心开始亡命之旅,如果不是怕沾上董卓这个煞神,他也根本舍不得家里温暖的被窝……
三国时期,无论豪门子弟还是寒门士子,一到十四五岁皆流行出外游学,既为增长见识又为结交当门权贵,以为将来晋身之本,等游学回家便是举行冠礼。
象卫宁这号人,若不是实在怕董卓纠缠,根本不愿受那颠簸劳累之苦。
等卫宁把游学的意思向父亲说明,卫父斟酌了许久也勉强应允了,只是考虑到卫宁身体不比常人,加上现在局势动荡,草寇山贼频繁,便从卫家私兵里精挑细选了五个勇猛侍从,以保护卫宁周全。
至于绿萼,卫宁这十多年已经习惯了封建社会的**生活,要没个丫鬟服侍自己反而觉得不爽。
nnd,这不怪我,我以前还小嘛!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啊……每次卫宁却总是这么一句话收尾……
不管怎样,最后还是五马一车组成了一支奢华的求学队伍,缓缓向着颖川而去。
颖川多才俊,荀氏一门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三国谋士前期多出自颖川书院,加上卫家和荀氏也素有往来,去颖川对卫宁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一路上道路坎坷直让卫宁大呼糟罪,浑身颠簸得骨头几乎散掉。
不谈上辈子现代技术发达,穿越了也是自小锦衣玉食,何曾受过这样的劳苦。
心里一想起董卓李儒就是咬牙切齿,卫宁甚至下定决心,他日十八路诸侯共伐董卓的时候,一定要洒上一把盐。
如果可以的话,再浇点辣椒水就更美妙了。
不过,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远离家中总是有种,十数天的行程却也让卫宁大开眼界,无污染的时代,青山绿水,空气清新。
只是,路边一群群流民哭喊迁徙,却让本该美丽的山河添了几许苍白。
每每看到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