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一章 晋寿陈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一章 晋寿陈霆 (第2/3页)

的心情也显得十分的兴奋,心里有很多知心话,都忍不住想告诉华安。

    犹豫了片刻。皇甫医终于开口,将皇甫家族的历史,以及重要的人物和成就都仔细的告诉了华安。

    原来,皇甫家族早在汉朝便是著名的世家大族,皇甫医的六世祖,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汉朝太尉皇甫嵩,在汉末黄巾起义的时候,与卢植、朱隽一道,率领大汉朝军队,与黄巾军厮杀,为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算是汉末剿灭黄巾起义的三大将之一。

    皇甫医的曾祖父皇甫谧的名气就更大了,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晋朝时期著名的人物,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先后撰写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针灸甲乙经》等书籍,在医学和文学上都富有盛名,让后人尊崇不已。

    皇甫谧不仅在医学和文学上成就颇高,而且,也是后辈立志的好榜样,在年轻的时候,皇甫谧与一些世家公子一样,喜欢游手好闲,后改过自新,专心学习,终于有所成就。

    但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不幸患了风痹病,左脚不能动,双耳也失聪,可谓成了一个腿脚残疾的聋人,但皇甫谧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的攻读医术,并在这个时候编写了让后人景仰的《针灸甲乙经》,最后,更是凭借自己的精湛针灸之术,亲手治好了自己的耳聋之症,让后人惊叹不已。

    皇甫谧的故事,激励人心,为后人树立了一个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好榜样,华安听完之后,也是感慨不已,并更加确定,自己重用皇甫家族是对的,有了皇甫家族相助,自己建设梁州的计划,将更加顺利。

    皇甫医一口气将自己家族的历史都诉说了一遍,见华安耐心听候,并无厌烦之意,心中更加肯定自己跟对了人,并下定决心要将医学馆办好。

    由于学文一脉的长辈还在等候消息,皇甫医在与华安谈论了半个时辰之后,便告辞离开大营,临走前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定要认真的熬药,不可在军营内放肆。

    皇甫医离开时,华安亲自将其送出了辕门,而后,便在大营内巡视一圈,最后来到皇甫聪和皇甫明熬药的位置。

    此刻,二人正在认真的熬药,见华安走过来,皇甫聪毫无感觉,似乎没有看见华安一般,而皇甫明则立刻站起身来,向华安行礼问候,同样是皇甫医的儿子,但这两人的性格和秉性却是完全不同。

    “二位公子武艺不凡,不知师承何人,可否告知本将。”华安开口询问道。

    皇甫聪听不见声音,自然不会回答,而皇甫明则立即回道:“回将军,我和大哥的师父便是晋寿城的枪棒高人,姓陈,讳名一个霆字,师父武艺高强,我和大哥跟随师父学了十余年了。”

    “陈霆,真是个响亮的好名字,本将最喜欢结交武艺高强之人,可否让本将见你师父一面。”皇甫聪和皇甫明的武功,华安是亲眼所见,对于他们的师父,华安自然充满了好奇,毕竟,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任何一个人才,华安都不愿意错过。

    皇甫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