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 (第2/3页)
,抱拳道:“王上,万万不可,此时大雾弥漫,根本看不清外面晋军战船的多少,万一遭遇晋军的埋伏就麻烦了,晋军擅长水战,在大雾天仍可调动自如,而我军士兵水战极不娴熟,只要离开水寨,很快就会迷失方向,一盘散沙,只能被晋军各个击破。”
“哼,练了这么久,士兵连方向都辨不清。”石虎发怒道。
“雾气实在太大,王上恕罪。”支雄连忙请罪道。
石虎看向晋军鼓声传来的方向,不耐烦的说道:“咚咚咚的,吵死了,难道就一直让晋军这么吵下去。”
“王上,只要雾气一散,末将就亲率战船,出寨驱赶晋军水师。”支雄连忙说道。
石虎指了指天空,大怒道:“天还没亮呢?若要雾气散尽,至少还要三四个时辰,哼。”
支雄怏怏不乐,退向一边。
大将姚戈仲一直低头不语,但他身后的爱子姚襄,却一直在努力的思考,他总觉得晋军不远不近,一直击鼓呐喊,似乎没有疲敌之计这么简单,或许还隐藏着别的阴谋。
想了半天,从大雾、击鼓呐喊、船只、江面等因素,姚襄想到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个经典战例‘赤壁之战’。
当时雄踞北方的‘大汉丞相’曹操,兵力极为雄厚,于是就有了南下征讨东吴,以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曹操一路进军都极为顺利,但到达长江北岸的赤壁时,却遭到了江水的阻隔。
为了渡江征服东吴,曹操下令大军屯驻赤壁北岸,并日夜训练士兵,囤积各种作战物资,而大江对岸的孙刘联军,相比曹操就显得弱小许多,物资也不如曹操大军雄厚,在对峙中明显处于劣势。
水战中,敌我双方战船相遇,利用弓箭杀敌是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储备足够多的箭矢,孙刘联军日夜赶造弓矢,其中,刘备麾下的军师诸葛亮便接下军令状,三日之内要备齐十万支箭矢。
但诸葛亮并不自己建造弓矢,而是向鲁子敬借了二十条小船,小船上面扎满了草人,而后利用大雾的天气,进入赤壁北岸曹操的水寨大营,击鼓呐喊,以使曹操误以为是孙刘联军杀来了,于是,万箭齐发,‘草船借箭’的经典一幕便出现了。
姚襄仔细思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