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乱 (第2/3页)
自然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部下,为此,吃喝问题完全由北伐军辎重营负责,江南的粮仓尚有近百万旦军粮,足够供养他们。
江北的屯田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田地的整理划分和沟渠的兴建就已经完成了,这大大超出了华安的预计,这比江南整理荒地的时候顺利的太多了。
当然,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这里的许多荒地原本都是良田,沟渠也都是现成的,只是由于人口南迁,土地暂时荒废了而已,只要稍加整理,便可以成为可以耕种的良田。
田地整理完毕后,已经进入了秋季,江南的屯田之地进入了收获的季节,江北的屯田之地也开始耕种下一季的作物。
耕种、收获,再耕种、再收获,如此循环下去,两年后,公元三四四年,北伐军江南的粮仓已经囤积了两百万旦军粮,牧场的牛羊一片片的在草地上吃草,小马驹足有上万匹,在牧场上奔驰起来极为壮观,其中三年龄的马驹已经足有六千余匹,一年、二年的马驹就更多了。
为了让这些小马驹成为日后战场上勇猛的战马,华安让士兵们从小马驹一岁就开始训练他们的步伐,两岁时开始安放马鞍、马镫,士兵适当的骑乘,以训练它们的承受人体的耐力,三岁的战马则开始进行标准的骑乘训练,这一年龄的马匹已经可以作为战马使用了,但实力肯定欠佳,战马最适宜的年龄是五岁至十五岁。
除了训练战马,北伐军士兵的骑术训练也已经普及到了全军,华安的目标是,让麾下的每一个士兵都精通骑术,上马可以作为骑兵使用,下马可以步战,卸甲可以种地,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北伐军战士。
上万匹小马驹很快就会长大,北伐军三万士兵人人有马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华安甚至打算给每个士兵配备两匹战马,这样可以节省马力,提高作战能力,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暂时还做不到。
牧场里最珍贵的牲畜自然是饲养的麋鹿了,除了华安最初活捉的十几头之外,后来北伐军的将士又从江南的树林之中活捉了一批。如今,这些麋鹿经过一年年的繁殖,数量已经足有上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