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_第四七五章 高考出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正文_第四七五章 高考出世 (第2/3页)

书人远胜于前朝,然而却人手不足,远无冗官的问题,真是奇哉怪哉。

    收回自己的眼神,徐光启继续说道,“故而,此时在秋闱之前,是没有人报名参加春闱的。只有等秋闱结束,除了成绩,定了举人功名,才有人参加来年的春闱。今年参加秋闱的这些秀才,大部分都是新科秀才,年纪都很小,若是陛下分科考试,考察其他内容,怕是以他们的阅历和学习时间,没有这个精力涉猎其他。”

    整个大明,以朱由校的权力分散和专一程度,五万举人是根本不够的,大量年纪较大,成熟稳重的秀才也被征召了进去。反正以大明最新的规定,秀才、举人、进士三种功名虽有高下,但并不影响仕途的升迁,若是有能力,就算做到首辅又如何。

    这样的规定很是打动了一些屡试不第的秀才,让他们积极投入到了官场当中,勤劳刻苦的办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就涌现出来一大批的优秀人才,而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已经做到了县令的位置,他接任的,正是阎应元空出来的郓城县令职位。

    而少了这些用时间和阅历堆积学问深度和广度的老秀才,新科秀才们在朱由校这样广泛考试范围下,真的不可能有多少脱颖而出,到时候还得全部挤到类似考察儒家经典的明文科去。

    这就和朱由校的想法背道而驰了,更不要说,明文一科录取的人数还有限。

    “这的确是个问题啊!”朱由校深思道。

    看到皇帝这个表情,徐光启忍不住道,“明年九月就要秋闱了,距今也不过还有十个月的时间,有点短了,怕是举子们没有这个时间学习,倘若是今年上半年就发布公告,他们还有些时间去寻找课本学习。”

    这话让朱由校老脸一红,上半年他在归化城时,的确受到了徐光启询问科举的奏折,只是当时牵涉到了土改问题,而且他也要带领大军进逼女真,没有时间去思索这个问题,故而就扣下了奏折,打算安定后在想,但是哪想到,直到他回京后都没想起这个事来。

    直到这次徐光启突然问起来,他才拿出来讨论一二,甚至还引来了孙承宗。

    朱由校脸皮厚,只是红了下就好了,不过却没有接话,难道要他直接怼道,老子把这个事情忘了。

    “那秋闱就不搞分科了,如去年一样,春闱搞吧。”孙承宗考虑了下,也改了自己的建议。

    “春闱…….到时候都不知道能有几个来参加的举人,不知道录取的进士够不够填补官员缺口的。”徐光启幽幽道,语气中满是担忧。

    不过这也的确如此,除了少数自信的,或者是来体验贡院考试气氛的,大部分举人都不会第一次就参加春闱,而是会等几年,巩固下学问在参加。少了历年积累的举人后,天启五年的春闱到底有多少人来,的确值得担忧,而且,还是以前从未曾有过的分科考试。

    这些举人恐怕会停留几年,选好自己擅长的,喜欢的,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