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三四章 株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三四章 株连 (第2/3页)

这些人当中,所有当官的全部被一撸到底,不是跟严重的永不叙用就完了,牵扯更深的,都是五代不许科举,当事人直接被判刑,严重的斩立决,轻一点的,也是无期徒刑乃至四五十年的刑期。

    而这些人的家属,朱由校并没有如前代犯官的处理方法,发配为奴。如今他正通过土改来解放各地地主家的奴仆,自己又怎么会逆着行动,去增加奴仆呢。这些人,全部都投到了监狱当中,判处了不同的刑期。

    中国古代自古就有连坐制度,当官的荣耀利益有着家人朋友亲戚分享,那么他们出错后,自然也要跟着分担,朱由校一直都觉得这个习惯很不错,因此也就没有更改。古人都重家族,自己抗下所有责任都要撇清家族,从一些家族有开除族谱这个处罚措施就能看出拉来了。

    而如今他的处罚延及到了这些人的亲属,乃至背后的家族,增加了极大的犯罪成本,当真是让天下官员一时禁声,不寒而栗。

    而朱由校,也有意将这次的事件当做一个典型,让全天下的官员学习警醒,不过帝国日报连篇累牍的报道了,而且还通过吏部下发了大量的文件,详细的记录了这次犯案官员的行为,以及受到的处罚程度。

    每一个,每一件事都有,最重的是整个家族五代不的科举,不得参军,轻的也是十年内,这一家不嫩参与。而且所有与之有关的官府机构,都不得雇佣这些人,比如老师,天宫商号等等,甚至他们就算是发布文章,想要出书,都是不准许的。

    如此狠辣,牵连甚广的处罚措施,登时让整个大明官场风气一时干净了不少,很多人面对着大笔的银子,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敢贪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朱由校此时只想要将这样的严重的后果告知天下人,让所有人都警醒。不得不说,这一招很好用,大明是官本位的国家,不让参加科举,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最恶毒的惩罚。

    士农工商,士在第一,学而优则仕,这些俗语无不说明了当官在百姓们心中的期盼,这下禁止了,简直是断绝了整个家族的希望。一时间,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上吊自杀的不在少数,而当这些报道出来后,更是让所有官员心底一寒,连忙认真学习吏部下发的文件,看看那些行为会被判处禁绝参加科举的处罚。

    天下官员胆寒的时候,朱由校面对空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辽东官场,又无奈的叹了口气,“这官位真不好填补,看来也该考虑下一届科举的考试内容了,不然到时候都没有官员来做官了。”

    也幸好他当初征召了全国所有五万名举人,不然如今照他这种玩法,还真的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官员来填补空缺。

    辽东官场大地震开了头后,朱由校除了做出严惩的指导后,便没有再管,只是保持着关注。他的注意力放到了军事上面,对于徐本高这个,他不太了解,也不知道皇太极得到后会有什么变化。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传令内陆,让李捕鱼抽到了本部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