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深谈 (第2/3页)
报时何等利器的他,哪里会想不到皇帝找自己的原因,不过是公布详细信息,引导舆论罢了。只要让所有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明白了土地收归国有对他们的好处,那么这些百姓就不会跟着地主士绅乱起来。
而没有这些人的跟随,区区地主士绅才多少人,根本造不成多大的乱子,警察就可以将他们拿下。
而这样的引导,全靠帝国日报。
“呼~”
杨涟长长吐了口气,饶是以他坚毅的性子,如今也忍不住泛起无力感,想要将皇帝的意志准确的传递到全天下每个百信心中,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难了。
“公公带路吧。”杨涟无奈应道,不管怎么说,皇帝召见还是要去的。
刘若愚点头,转身带着杨涟欲离去,只是这时又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
“刘公公且慢,吾等三人也欲求见陛下。”李汝华、孙承宗、徐光启三人联袂而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这…….”刘若愚看着三人,有些犹豫。此时三人求见,用屁股都知道,还是关于刚才的收归土地的事情。刘若愚也算是饱读诗书了,他自然明白,皇帝这样的政策出台,会引起多大的乱子,因此他心中也是不大赞成的。
只是他是个太监,对这种国朝大事不便开口,因此见到有人想要劝阻,只是犹豫了下,便点头答应。
“三位都是中枢重臣,想要见陛下自无不可,三位大人请随我来。”
很快,刘若愚带着他们朝后面走去,不过几分钟之后,便停在一处暖阁门口,这里并未出皇极殿的范围,显然皇帝召见杨涟的事很急。
“陛下,杨大人带到。”
“进来吧。”
很快,杨涟走了进来,只是令朱由校吃惊的是,后面还跟着三个人。见到孙承宗三人,他微微一愣,便明白过来。
“你们也是来劝朕的么?”
“是的陛下。陛下天人之资,军略政务无不精通,缘何今日如此不智,出此政策。”孙承宗第一个毫不犹豫的劝谏,他踏前一步,厉声喝道,“陛下可知隋炀乎?可愿如他之下场乎?”
就算是在辽东,对于那些无主土地,也是以皇庄的名义分发下去给百姓租种的。哪里像今天,"chi luo"裸的宣告天下,土地收归国有,这简直是逼着人造反啊。
尖刻犀利的话语,令刘若愚脸色大变,他偷眼瞧去,发现劝谏的三人毫不在乎,只是目光灼灼的盯着皇帝,而反观朱由校,也只是开头愣了下,后面也是平淡。
隋炀帝的下场刘若愚是知道的,那可是二世而亡的朝代,死亡国之君啊,孙承宗如此说,是认为陛下是第二位隋炀帝么?
就算你孙高阳是帝师,也不能如此肆无忌惮吧。看着立场坚定,毫不在乎的三人,刘若愚眼角直跳,他发现今天自己带这三人过来就是个错误。你说劝谏就劝谏吧,要不要这么直接露骨啊,文人不是讲究一个婉转么。
和刘若愚的惧怕腹诽不同,旁边站着的杨涟几乎忍不住喝彩,隋炀,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