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江南 (第2/3页)
皇帝有这个意图,立即举起这面旗帜来阻止。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林党的口号一提出来,立即吸引到了很多人。而且,创办东林党的顾宪成还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以布衣之身而操控天下。身为聪明人,他自然明白舆论的力量。
有皇帝收商税就是与民争利的这个成功的例子在,他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舆论玩出了花来。
凡是加入东林党的都是正值人士,加入的全是贤臣,不加入的都是奸臣。是贤臣自然会加入东林党,是奸臣就不会加入。
如此双管其下,在这样的理念和宣传之下,一大批的在野官员,东南城市势力,地方大族纷纷聚拢到东林的旗帜之下,壮大东林党。
万历将东林党看的非常透彻,所以他在的时候一直压着东林党,默许三党联合对抗东林,最后将其清除出朝政。
只可惜,随着万历身死,朱常洛上台,东林党捞取了最大的政治成果,瞬间死灰复燃,进入朝政。然后又借着光宗死亡,天启小皇帝登基后不明事理,赶走方从哲,成为执政党。
原来的天启皇帝虽然不聪明,但还有自知之明,知道 自己不是文官的对手,知道 放出太监去对抗。但是后来的崇祯简直就是热血愣头青,被东林党一众人忽悠一下就找不到北,除掉魏忠贤后没有安排好人接位。
对朝政一点也不懂,没钱了就知道 加田税,加田税,甚至为了省钱还将驿站给裁撤了,简直脑残。这货被人忽悠的,压根就不知道 还有商税这一件事。
所以崇祯死的时候才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遗嘱。这句话崇祯虽然没明说,但他的遗嘱“朕凉德藐躬2c上干天咎2c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2c自去冠冕2c以发覆面。任贼分裂2c无伤百姓一人。”却有这个意思。
明朝党政始于东林党,明朝之亡也始于东林党。
当然,这是主人公来之前的历史,他成为了朱由校后,历史就截然不同。东林党的谋划并没有成功,反而被安上了逆党的帽子,高层核心被一网打尽,背后的一些地方势力也被连根拔起。
然而,东林之名虽除,但其根基犹在,其在江南地区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势力盘根错节。
红丸案虽然让朱由啸了一批东林党,但那只是高层核心,中层和底层却几乎没有波及,毕竟抓人也是要有证据的。本来他是想要牵连开的,只是最后刚刚开了个头,抓了几个勋贵,就文官出面阻止。
当时朱由校刚刚登基,羽林军人都没有招满,文官发力,他自然不能顶着蛮干,因此偃旗息鼓。
皇帝虽然平静下来了,但暗流却没有,反而愈演愈烈,于海底疯狂激荡,波涛汹涌,一旦机会来临,便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大海啸。
江南历来是封建王朝最富庶的地方,也是税负重地,全国三分之一的税负都是从这里收取。一般来说,江南地区是后世苏南,皖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