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五章 历史惯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七五章 历史惯性 (第3/3页)

,几个在熊廷弼被弹劾事件中,起重要 作用的御史纷纷安稳下来,不敢冒头。

    随后更是朝政大改,皇帝借着红丸案举起了自己的利刃,高悬于百官头上,那时候更是没人敢出眉头挑事。因而,熊廷弼辽东经略的位置做的安稳,整个辽东也一片宁静。

    然而,好景不长,在朱由校以为能够放心辽东,专心朝政的时候,经略和巡抚的矛盾爆发 ,两人经常发生争吵。

    原因很简单,袁应泰干惯了内政,心比较软,而且他不擅长兵事,对于其中的一些忌讳和该防范的东西不清楚。如此一来,和精通军略,手段强硬严酷的熊廷弼自然有了政务上的分歧。

    袁应泰想干的事情经常被熊廷弼阻止,这次也是一样。

    蒙古各部遭灾,看到那些迁徙而来,想要托庇的草原汉子,袁应泰想要纳入城中,招抚过来,以壮军备。而熊廷弼以蒙古有部分臣服女真,恐有探子间谍的名义拒绝了。

    两人就此经常争执,吵架更是家常便饭,这次熊廷弼来来沈阳巡视,又和袁应泰吵了一次。

    本来东林党牵涉到了红丸案当中,身为其中一员的袁应泰很是消停了一会,然而如今还颇为年轻,政治前途还很光芒的巡抚大人并不甘心就此沉寂下去,乃至从官场上销声匿迹。

    聪明的他经过多方打探和书信交流,自觉把握到了当今新任天子的一些特点。归咎起来无外乎好大喜功这四个字,从其一登基之后一系列的大动作就能看出来,有着一副蛮干且浩大的野心。

    这样的君主,只要投其所好自然能博得欢心。因此,袁应泰将眼光瞄上了辽东的军功。

    自己不会打仗,这个袁大人是知道 的,但谁天生就会打仗?熊蛮子当初不也不会么,现在也干的好好的,他行自己自然也行。

    本着你行我也行的心态,袁应泰巡抚开始了博取军功的第一步,整军练兵,而他看上的,正是遭灾而来的蒙古牧民,这些都是上好的骑兵来源。在辽东混了这么久的袁大人自然是知道 。

    “你不让我干,我自己不会偷偷干?”不死心的袁应泰在心中暗道。

    历史,依然以某种方式在延续他的惯性。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