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承天启命 (第2/3页)
闻,朱由校这里虽然只说了一句,大臣们却纷纷变,心头狂跳。
“要死啦,要死啦,皇帝想要变法啦!”类似的心声在大臣们的心头哀嚎而起。
皇极殿中的大臣虽然有些许武将,有勋贵,但更多的是文官,其中大部分政治嗅觉还是很敏锐的,从朱由校的短短的话语中,他们迅速联想到了很多东西,这些联想,让他们刹那间脸惨白。
“自始皇帝定鼎中原,加皇帝位,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天下制度,莫不有变,亘古至今,无有不改之物。故而时移世易,与时俱进,天道至理也。朕当承此天命,亲掌舵轮,革除旧制,启命维新,以顺天时地理之变,安定四方黎庶之心。”朱由校缓缓将话说完,语气铿锵有力。
轰隆!
他的话语仿佛一声闷雷,在大臣心头炸响,震得他们目眩耳鸣,头晕眼花。话音余韵宛如天空雷霆,滚滚而过,经久不衰。
皇帝这是要亲自下场玩啊!
历来变法革新之类的事情,都少不了皇帝的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都是在皇帝的默许之下开展的,不过那个时候皇帝都是处在幕后,从来没有想现在这样,亲自下场玩啊。
站在前排的方从哲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又闭口不言。想想自己与红丸政变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没好意思张口,虽然随着郑贵妃的退去,自己撇清了所有的干系,但那是皇帝不和自己计较,自己就不要往跟前凑了,过了今年,待得朝政稳定下来,自己能平稳致仕退休就好了,七年独相,这辈子够了。
方从哲不说话,但不代表其他官员没有意见,之间前排官员中一人抬腿,想要出列进言,只是还不等他站出来,大殿上边传来了刘若愚尖锐的声音。
“典礼成,百官退散。”
高声宣布 之后,朱由校便起身离座,从后面出去了。今天一上午的大礼,让他也十分疲惫,需要 休息。
朱由校的突然离去,让大臣们中想要说些什么的憋了一肚子话,有言不能吐的感觉相当的难受,是以在皇宫离去时,憋着难受的朝臣们就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相互讨论起来。
浙党方从哲,楚党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齐党亓诗教、周永春,等人身边都聚集了一票官员,宣昆二党也是如此,行走在一起,相互讨论开来。
东林党剩下的人当中,也没四散凌乱,而是汇聚到了协理京营绒政孙承宗的周围,其中就包括了杨涟和左光斗。两人也不想这样,但此时风气就是如此,不结党在官场上都生存不下去。
孙承宗加衔兵部侍郎,受皇命掌管京营,在没有任命总督京营绒政的时候,京营的事他说了算,在叶向高,**星,韩旷,刘一璟,周嘉谟等一票大佬纷纷落马的现在,他就是现下东林残存官员的旗帜了。
朱由校的突然发言,让朝臣纷纷带着疑惑和震惊回去,在路上他们左右讨论,也得不出什么好的策略。皇帝只是说要革新,但怎么个革新法却没有细说,如此一来,留下了无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