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交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章 交换 (第2/3页)

能借助这丝愧疚做些没人知晓的小动作,还能保护自己的性命和地位。

    保命是最重要 的,凭着他头脑中的知识,哪怕是最糟糕的境遇,只要命还在,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本钱,若是命都不在了,一切皆休。

    五年来,他一直这么谨慎小心的过来,直到现在,万历再次卧床休养,以他得到的情报,万历这一次的情况很严重,几乎不能视事。

    这让朱由校的心砰然而动,开始动作起来,到九月一号朱常洛驾崩,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虽不多,但也勉强让他能布置开来。

    “汤教士,你可会铸炮造枪?”朱由校直接问道。

    “这……”汤若望沉吟起来,枪炮他自然会造的。

    在历史上,汤若望于1634也就是崇祯七年,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shao 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

    在1636年,汤若望又奉旨设厂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20门。

    虽然这份履历不是很漂亮,两年才造了二十门大炮,不够人家毕竟专业是传教,而不是造大炮,还是情有可原的。朱由校也不是要他去设厂铸炮,只是想要他贡献西方先进的技术,指导明朝的工匠罢了。他一个传教士,知识再怎么先进,也比不过朝廷专业的铸炮工匠。

    来到明朝已经一年多了,他对这个庞然的国度也有了些了解,知道 在这里和他的国家一样,私自铸造火枪火炮都是违法的,他可不希望天主的荣光还未传播,自己就因为触犯君王的法律而进了监狱。

    沉吟了一会,正当他准备 开口拒绝时,朱由校又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汤教士,若是你能帮助 训练 指导我的工匠,制作出世界上最先进的火枪,我承诺在京城为你修建一座教堂。”

    这个条件,登时让汤若望的呼吸急促起来,眼睛也瞪得溜圆,他们西方的传教士不远万里,横渡大洋来到中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撒播主的荣光,扩大主的影响力么?传教士来到中国多年,但只在一些偏远地区传教,最好的也不过是在南京建造过教堂。

    对于北京这座明朝的中心城市,他们想过,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允许,这不仅仅是宗教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在明朝,政治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难道,耶稣会的扩张就要在我的手中实现了么?汤若望激动的想到。只是转而,他又强抑着激动,怀疑起来,眼前这位年轻的明国人有这个能力帮助 自己实现么?

    虽然他有用一个庞大的盐场,在汤若望的眼中,可定是一个大贵族,大领主,但他也知道 ,在这个神奇的国度,贵族说了不算的,只有皇帝首肯和文官同意,他才能安全的传教。

    汤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