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汤若望 (第3/3页)
问道,来中国传教的教士身边往往都会代谢新奇的东西,用来取悦当地的统治者。
“是的是的。”汤若望喜出望外,刚才汪文言的神态让他以为会和这名大人物失之交臂,没想到还有转折。
“大人请随我来。”他也入乡随俗,用了个恭敬的称谓。在他看来,能拥有这么一大片盐场的人,绝对是这里的官僚。
走到房子里后,汤若望冲着里面还呆呆愣着的那个年轻姑娘喊了一句,他就往屋子里跑去,那名姑娘回过神后,也跟了进去。然后两人吃力的搬出来一个大箱子。
箱子打开,里面层层叠叠的放着许多东西,汤若望一件件的拿出来,一一介shao 着。有巨大笨重的自鸣钟,有装饰华丽的单筒望远镜,有各外文书籍,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科学仪器。
不过真正 让朱由校感兴趣的,是一件装在扁平盒子中,用丝绸包裹着的物体,一把短柄火枪。
拿起火枪仔细的端详一番,朱由校就确认,这是一柄燧发手枪。手枪华丽,打造精细,用的是上好的木材精心雕琢而成,握着的手感极其舒服,插在枪管下面的通条也十分牢固,轻易不会掉下来。
“这把火枪我喜欢,不知道 汤教士能否送给我。”朱由校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看来就算是汤若望不答**g ,他也不会将火枪给放下来了。
汤若望脸一僵,他来中国一年多了,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尴尬的笑了笑,“大人若是喜欢,自然就送给大人。”
“好,那我就收下了。”朱由校将火枪放回架子里,然后让李屠拿着。他是解放军出身,摸过各种枪械,自然不会对一把古老的火枪有多么大的兴趣。之所以做出这幅样子,只是为了不让汤若望拒绝罢了。
这把燧发枪对他有着极大的借鉴参考作用,就和那艘他捡来的盖伦船一样。在他的想法中,给羽林军配置的远程火器自然是燧发枪。只是燧发枪虽然不复杂,但从头开始研究也有些费时费力,此时一把现成的东西送到眼前,他怎么会放过。
收好燧发枪后,朱由校又随意的看起来,看着看着额,就瞅见了桌子上摊着的,涂涂改改的一个线状本子。
“汤教士,这是什么?”朱由校拿起仔细翻看,上面都是些奇怪的公式定理和圆圈之类图案,看起来似乎是关于天文方面的,他看的不是很明白。
“这是一些数理天算,我打算翻译过来,作为礼物进献给大明的皇帝陛下。”汤若望解释道,说到这个,他的脸有些苦恼,“可惜我的中文水平不够,无法准确的翻译过来,刚才我还和瑟琳娜小姐争论一个词组的翻译呢。”
“天文历法!”朱由校眼前一亮,这可是好东西,历法历来都是一个朝廷最为正统的象征,调节天下农事,想不到汤若望竟然精通这一方面。只是翻了翻后,他又有些失望,“还没翻译过来啊!”
由着这本书,朱由校联想到了一个人,徐光启,那个毕生致力于将西方学说介shao 到中国的文人士大夫。
作者题外话:不好意思,写的太入神了,忘了时间了。
上架了,盛宴在这里厚颜求下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