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有为者 (第2/3页)
事来。
自从他知身大成之后,几乎都是运用神识和法力,因为神识和法力比肉身的眼耳鼻舌身意种种能力显得好用的多。而且可以无视许多的阻碍。有了神识,他可以做到眼不视而能见、耳不动而能听、鼻不动而能闻、舌不动而能尝、身不动而能触、意不动而能思,加上法力之用,差点就把身体给忽略了。
而他现在所能运用的神通,有眼神通千里眼、耳神通顺风耳、还能以心之七情聆听万物之声以及运用御物之力。御物之力,正是其身之力随着神识所及的延展。之所以称这些为神通而不是法术,因为这些都是不离他肉身所能,可以说只是一身之力的放大。
至于法术,他却是一个都不会。勉强来说的话,他能以七情聆听万物之声,可以说勉强算得上有了法术的痕迹,却仍旧不能说是一种法术。
所谓神通,即以其神而通乎其身、通乎天地。这种相通本就存在,只是需要一步步求证罢了。而法术,则是超出其肉身之所能,学会其身原本所不能。神通与法术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法术必以神通为本,而神通必以其形神或者说身心修行所证为本。
修行人身心所求,形神所证的却不是一种不可能,恰恰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天道。修行人的修行也是从天地所赋予的一点真灵之性开始的,如果没有这一点真灵之性,不要说修行,根本连人都不可能出现于天地之间。
而法术则是神通的一种印证。比修行突破第一层的修行劫成就知身境,其实便是其神通达其身,流转无碍。从境界来说,是知身之后,化为身知。从知道肉身一切变化开始,慢慢掌握了肉身,这便是知身;知身之后,依赖于肉身与天地相感,知天地之间的变化,便是身知。此时尚未有法力,也无由谈法术,因为主宰其身,一切皆作用于自身,也不过是扩大其肉身之用而已。
法术的出现要等到突破知身境,迈入知心境。肉身运转有其常而不能变化。但是其心却可以,所谓心具万法,便是这个意思。到了知心境,渐渐明白心为何物,从境界来说,是知心之后,化为心知。肉身有限,其心无量,心之所知,便是万物。天地有万法,所以有万物,所谓万法即是万物。心能知之,便能拟其变化。修行人的法术,推究其源头,便是天地之间的万法。
而万法不能无缘而生,修行人要施展法术,有两个途径,一是借助其肉身去施展,比如苦行僧的金刚神通,名为神通,其实却是一种法术,这就是以身为器所施展而出。
另外一种是借助炼制的法器,比如渊无咎借助天镜所施展的种种玄妙,以天镜搜天罗地。或者如紫炎散人这样的施展出红云火海,就是御火诀的一种法术。还有君行庭的炼制的法器五行山等等。
陆正为什么会明白这些道理,这可不是来自于卜华南的指点,而是来自于御龙诀。这几天骑在虎背上赶路,闲来无事,思索卜华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