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苦中乐 (第2/3页)
往门外跑去,道:“小哥哥,我们快去捉蝴蝶!”
两个孩刚跑出门,屋内的景象随即变化,只见原本的案桌、草席连同两人一起原地消失。两人再次出现,已经置身于原本苦行僧和陆正在两界山俯瞰日月草庐的地方,也不知乐先生是怎么办到的,应该是一种极其高明的神通手段。
苦行僧显然对此手段也颇为不解,叹道:“贫僧与先生相识已有十年,几次见过先生的神通手段,皆是了无造作痕迹,至今仍不知先生究竟所修何种神通,又已经到了何等阶次。”
乐先生一笑,道:“是境界便各有超脱。日月庐的修行不比佛道两家,难以阶次而言,我所修行之道一贯本末,只有境界深浅,并无层次分别。如你佛家大修行者所修行大乘菩萨道,也有许多一贯之修行法门,只是后世修行弟不识,沦为小术。”
苦行僧念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贫僧当年修行小乘苦修,执着苦行,幸得十年前为先生点破,众生有苦,是故我苦。方悟得佛说众生皆苦的真谛,顿悟大乘苦修心境,弃我一身之苦,乃见众生皆苦。这些年来贫僧出入人间游历,感悟良多,于修为大有裨益,在此拜谢先生!”
乐先生摆摆手,道:“大和尚客气了,喝茶吧。”说着,两人同时端起茶杯。
苦行僧品着茶味,感叹道:“呵,想当初,先生便是以茶作禅机,指点贫僧苦谛真义。贫僧才终于悟得,苦而回甘,便是茶味。”
乐先生笑道:“那大和尚可要好好谢谢规,此茶生长在极苦寒之地,制作极其繁琐,我向来没有这样好的耐心,因而向来都是辛苦规一人,我和大和尚你都是坐享其成。哈哈,人生何处不从容啊!”
苦行僧知道乐先生这句‘人生何处不从容’从不离口,笑道:“如此贫僧真是要多谢规先生制得好茶,哈哈!”
十年之前,乐平与苦行僧八苦和尚初识,也是一样的请他喝茶。哪知苦行僧端起茶杯饮了一口。乐平就开口向他问道:“大和尚,你法号八苦,想必是出自你佛门四圣谛之苦谛。敢问大和尚,这茶味入口甚苦,但苦味散去却有甘甜回味,请问大和尚,这茶到底是甘、是苦?”
这看似最平常不过的发问,却让当时的八苦和尚愣住了,一时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苦尽甘来,自然是饮茶的妙趣,也是饮茶时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但是乐先生问到底是茶本来就有甘和苦两种味道呢,还是因为苦味消退之后,因为味觉差异,人的嘴里才有甘甜的感觉?
当然,乐先生之前还特意提及了八苦和尚的法号由来,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乐先生自然不是在问茶味如何,而是在暗喻另外一层设问。佛法云,世间一切皆苦,乐先生以茶喻人,其实是问苦行僧,人生在世,到底是乐,是苦?
人生到底是快乐,还是痛苦?每个人自然因为各自的经历不同,有着属于自己的看法,但苦行僧修行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