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三七分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三七分成 (第2/3页)

价值取决于有没有人欣赏它,并为它付出一个匹配它价值的价钱来。

    跟云离捐给西南博物馆的那几件绝世珍宝不同,那些都是无价之宝,放在哪里都能引起轰动,绝对是有价无市的东西,拿去拍卖肯定会抢破头,但威廉他们这批东西的价值还没达到那个水平,东西是不错,但要找到合适的买家却不容易。

    陆素言就拿了其中一件雕花镶珠红袍来做比喻,这是一件清代皇室的陪葬品,保存得还算不错,除了边角处有些破损和略微褪色,整体还是相当不错的,这种饰物是清代皇室的标配陪葬物品,只有公主、格格,或者是帝王宠妃一类人才能拥有的陪葬物品,数量十分稀少,毕竟帝王之家的人就这么多了。

    这绝对是件无价之宝,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一般人对于这种陪葬品都有抵触感,导致大众对这种东西欣赏不上来,价值自然就很不稳定,懂得欣赏他的人会一掷千金,但如果遇不到明主,这种东西能不能出手都是一个问题。

    但陆家的能力正正就体现在这里,他们是盗墓世家,即便在今天依然有族人在从事着这一项古老的行当,而且他们现在有不少的产业还跟古物交易有关联,可以说他们在古玩收藏这个领域,是绝对的一方霸主,有十分深厚的底蕴和人脉资源。

    陆家的本领就是将这些东西的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种类的收藏品,他们能找到最适合它去的地方,送到最需要它的人手里,从而把它的最大价值挖掘出来,同样的一件东西,在别人手里只能卖出几十万,即便拿到拍卖行拍卖,或许能收获过百万,但陆家就能将它实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交易结果,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能耐。

    细想之下这番话的确有道理,这些东西在陆家的运作下,的确能达到其最大的价值,就拿那件雕花镶珠红袍来做例子,国内私人的买家很少,因为现在收藏界大多都是有钱没品味的财主,他们可不管你东西背后的历史含义和底蕴,他们只管大众对这些东西的关注度,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件东西的升值潜力。

    只有懂得欣赏,或者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人,才会对这件珍稀之物有兴趣,愿意用匹配上它的价钱来收入囊中,但他们的购买力普遍不如财主们,国内的各大藏馆,即便有人懂得这件东西的价值,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能出个一、两百万就很不错了,毕竟他们不能花大量的钱,去收购一件不在大众审美范围内的东西。

    像这种小众的东西,只能去找特定的人群,才能发挥其价值,而陆家就知道有这样的人存在,RB有个庞大的财团,据说创始人是清朝末年某位远渡重洋避难的王亲贵胄,他们这个家族对清朝时期的皇室物件都非常感兴趣,每当拍卖行里有相关物件出现,就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