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竹筒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竹筒饭 (第2/3页)

便各自去拿自己带来的包裹,掏出各种食材来,就地生火开始做午餐。在双米节里,大家是一定要吃竹筒饭的,制作步骤也很简单,盛米的竹筒早就预备好了,大伙只要把带来的糯米和配料装填进去,加上适量的水,放在火堆上烘烤,就能做出十分地道的竹筒饭来。

    云离跟徐家姐弟,以及黄妍丽他们几个相熟的人一起,升起火堆开弄了起来。虽然步骤简单,但要做好一个竹筒饭,还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竹筒要选大小适中的,毛竹绿竹都可以,太大的烧出来容易夹生,太小又易糊,竹节要长而且肉厚,这样才能经受得住长时间火烤。新鲜砍下来的竹子不能直接用,要破开来用热水浸泡一下,晾晒上两三天,不能晒太久,目的是把竹子内的水分蒸发掉一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去除掉部分竹子里含有的涩味,把竹香味提上来,使竹筒饭吃起来更加清新。

    竹筒饭的配料没什么讲究,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任君选择。云离看了一下,大家最喜欢放的是小虾米、腊肉、香菇这些,也有口味偏重,放很多辣椒、花椒的。

    起初的时候,云离还真不太习惯吃这里的糯米,口感口味跟他从小吃的米饭都有很大差别。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就是把糯米和普通香米混着来煮,这样就容易接受许多。渐渐的,他总结出来,三成糯米加七成香米所出来效果,最符合他的口味,软硬适中,香糯可口。

    当初发现这个奥秘后,云离便马上分享了给方姨,还给她邮寄去了一大袋这里产的糯米,方姨试过后也赞口不绝,直夸云离有美食家的潜质。陆慈尝过这种混合米饭,也给他竖起了大拇指,让云离觉得这种成就感,不亚于以往任何一种成就。

    云离做的这个竹筒饭,也是采用这种混合的方式,配料方面,只加了一小撮虾米和几块香菇片,合上竹筒,就放到烤架上去烘烤。

    除了竹筒饭,大家还会做一些自己拿手的菜,但受环境限制,做的多是些烘啊烤啊之类的食物。云离带来了一大袋土豆,还有些在试验田里摘来的果蔬,都分给了大家,而他也收到了很多人给来的食材。在这种相互分享交流的气氛下,让他回想起了小时候去野炊的情景,想不到多年之后,自己还能重温儿时这段难忘的经历。

    大家在弄午餐的同时,之前那位发话的男子,带着人在梯田中间挖了个浅坑,还弄来了许多芭蕉叶子,围着浅坑铺设出一个大绿环。从黄妍丽口中,云离知道他们在布置午餐场地,那个浅坑待会会点上篝火,让大伙围着来做活动,这也是传统项目之一。

    这个领头的这位男子,是黄妍丽的堂哥,叫黄立,二十七八的样子,由于年纪较大,自然成了领头人,给众人分配工作和主持这次活动。他的父母就是黄大民的堂哥堂嫂,那次许锐落崖的事件中,他父母就是那对喊帮手的夫妇,跟许锐他们是邻居。

    没多久,各种焦香扑鼻的食物就陆续做好,被送到了芭蕉叶子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