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夫妻情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二章 夫妻情话 (第2/3页)

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中国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有酒泉钢铁厂的建设规划。

    ,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800万吨。

    有了这个油田,李若风就可以初步在玉门建立石油工业体系,为日后开采新疆的克拉玛依大油田打好基础。

    有了镜铁山铁矿,暂时就不用考虑去包头那边找铁矿石了。

    西沟的石灰石矿和大草滩的粘土,可以为李若风要建的水泥厂提供足够的原料。

    说甘肃没资源,李若风那纯属蒙马仲英的。要知道,除了这玉门和嘉峪关,还有金昌,那里可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矿产地。

    自从他被蒋委员长任命为河西行省最高军政长官后,早就有了充份准备的四通实业发展集团,马上进军河西走廊,一时间,整个河西走廊变成了生产建设的大工地,修公路,办铁路,建厂搞得热火朝天。

    李若风计划在三年内修通玉门到兰州的铁路,为将来西接迪化铁路提前做准备。

    大搞经济建设自然会带动河西走廊的人口增长,现在不但每天都有人从兰州方向涌入河西行省,而且还有不少难民从新疆经星星峡进入肃州地境。

    人口的增长,不仅解决定劳动力问题,而且,也为李若风提供了大量的兵员。

    经济建设方面,李承啸早就成了行家理手,当然,这跟李若风的大伯李承龙从美国输送过来的大批失业人才也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美国这两年陷入经济大萧条,大量的工厂倒闭,造成了无数的失业人员。李承龙一方面大肆的收购那些倒闭的工厂企业,一方面伸出他的上帝之手,高举为美国政府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失业压力的大旗,把大量的美国技术工人及其它方面的人才,往河西行省输送。

    当初安排李承龙去美国发展,李若风也是有着深远的考虑。一个传承了两百年多年古老东方家族,即算在美国突然崛起,也不会太过于让世界惊讶。而且李承龙作为李氏家族当代族长的兄长,无论从年龄、气度、经验、沉府,远比李若风自己跑到美国更容易让人信赖。

    有李承龙挡在前面主持大事,加上李若风在幕后策划指点,李若风现在根本不担心美国那边的发展,在他的心目中,大伯那边现在就是他们李家开的国际银行和猎头公司。

    然而,考虑到闭声发财的需要,李若风采取了军事管制措施,严密地封锁有关河西走廊的一切信息。在东西南北四方,都设了多重关卡,且有重兵驻守。

    像西北这等贫瘠之地,原本也不会引起外界的关注。毕竟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都在东部沿海及两广地区。

    一边是严密封锁,一边是无人问津,河西行省境内尽管大开发搞得风生水起,但外界却一无所知。

    “关于玉门工业区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在事先请国际上的专家来进行设计,在整个工业区规划图没出来之前,你要告诉四叔,不要急于动工。”李若风作为宏观调控者,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他对林秀儿叮嘱道,“镜铁山、沟山和大草滩那边也是一样,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来势必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磨刀不误砍柴功啊!”

    林秀儿现在专门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李若风的重要讲话。

    闻言,她赶紧从李若风身上下来,掏出小本子,开始速记。

    这个习惯,还是李若风在言传身教下,潜移默化的成果。

    她身为李若风最信任的机要秘书,有很多事,都不能掉以轻心。

    “马仲英已经入疆了吧?”

    林秀儿一边运笔如飞,一边埋头答道:“昨天下午已经过了星星峡。格罗尼莫夫分队,雷兹曼分队共计六个小队七十二人,按你的命令也已经跟着马仲英入疆。”

    “征兵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