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家族会议 (第2/3页)
千人枪的武装力量,当然,这支力量,包括我们关内关外两大训练营的人马在内。我相信,有了这支武装力量,我们可以对任何侵犯我们家族利益的地方势力,进行严厉的打击。三哥,我要讲的就这些,完了。”
说完,李承啸面带得色地坐下。
显然,林守仁被李承啸刚刚的介绍,给震住了,他嘴里正喃喃自语着:“我的乖乖,没想到啊没想……”
“四叔,我想请问,您刚才说的那五千人枪,不包括您跟西北军的交易吧?”李若风微笑着望着李承啸问道。
“我就知道瞒不过你这精明小子。”李承啸老谋深算地笑着答道:“自打在北平跟你说过西北军的事后,你虽然当时没问,但四叔推断你肯定有所猜测。不错,自民国二十七年开始,我跟冯大帅有过私下协商,我们李家用五十万大洋,在察哈尔买了一个地方保安团的编制,目前那个保安团已经收编六千左右的原西北军老兵。这事,你父亲也知道。”
“嗯,这事老四跟进商量过,我也同意了。”李承义接过话题说道:“这是北阀战争暂停后,你四叔跟我商量定下来的。老四,如果我没记错了话,这个保安团应该是由孙震为首带了二十四名家族子弟在负责吧?”
“是的,大哥,整个保安团上到旅部,下到连排级军官,都由我们的担任。”李承啸点头答道。
“爹,您不会把孙震他们几个都安插在西北军吧?”李若风一听父亲提到孙震,有点意外地问道。
孙震是随李若风一同赴日留学的那六名随从之前,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完毕业后,李若风在国内北伐革命暴发后,便安排孙震及另外三名随从回国,而且特意写了封信给他父亲,让父亲想办法把这四人安插进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中去。
李承义答道:“既然是带兵,当然得让知兵的人去带,孙震他们跟你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校三年,我觉得他们是最佳的人选。再说话,当时冯玉祥的军队,也是响应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不过,基于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想法,我只把孙震和庄宇派到保安团,至于赵镇杰和周刚还是按你的建议,让他们去广州了。风儿,你可能不知道,也亏得为父没把他们都送到广州去,不然,你的计算全白搭了。”
“怎么,爹,您的意思是……”李若风心头一紧。
“赵镇杰和周刚不知怎么都被分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上尉中尉,赵镇杰死在武昌战役,周刚死于郑州战场。”李承啸代替李承义答道。
李若风闻言心中大痛,忍不住握拳在自己的大腿上重重砸了一拳,黯然说道:“可惜,可惜,是我害了他们,是我害了他们……”
“这是他们的命,风儿你也不用太自责,这上了战场,子弹炮弹可不长眼。你也是想为他们谋个好出身,是他们俩福薄啊!”李承义安慰道。
“风儿,这次怎么没见徐正良和唐湘军跟你一块回国?”李承啸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问道:“难道你打算把他们留在日本?”
“没,我两年前就让他们回国了,不过,我没让他们回家族,而是让他们去江西加入**的部队。”李若风摇头答道。
“糊涂啊糊涂,风儿,你怎么能让他们去当红匪?”李承啸似是痛心疾首地连连拍着座椅的扶手顿足说道。
“风儿,你这个安排,是否有失妥当?”李承义也皱眉问道。
“爹,四叔,如果您二老相信孩儿,请别问孩儿为什么,好吗?”李若风双手紧握成拳,喃喃说道。
是的,他现在也不敢相信自己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要知道,过几年红军将面临**五次大围剿,战斗比北伐时期战斗更惨烈。特别是红军人后勤被给比北伐时期的国民革命军差远了。赵镇杰和周刚已牺牲在北伐战场上,徐正良和唐湘军是否能在红军今后连番大战里保住性命,恐怕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但是,不管怎样,这着棋必须先布,因为只有他知道,**才是最后的赢家。
现在他唯有为徐正良和唐湘军多多祈福,别太早的死于国内战争当中。
“红匪就红匪,没什么大不了的。”林守仁见气氛不对,赶紧出声和稀泥,无所谓地笑道:“咱们在座的,有哪一位在国民政府眼中不是匪啊!”
“行了行了,既然风儿如此安排,自有他的道理。最起码,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见过风儿所有提出来的计划出什么乱子。”五叔李承忠也出言替李若风说话。
“五哥说得对,我可是听人家**是苏联支持的政党和部队,现在的苏联红军,那可比当年的老毛子强太多了,**有苏联红军支持,估摸着也差不到哪里去。我相信风儿肯定有他的理由。”小姑李凤致是李若风的坚定支持者。
“嗯,人是风儿的,他怎么安排怎么算。”李承义也想明白了,点头说道:“风儿,你是不是对那个保安团有其他的想法?”
李若风沉吟了一会儿,道:“保安团既然是孙震和庄宇在领军,那他们的日常训练我基本可以放心,就是不知道这地部队的装备怎样。我相信,冯玉祥肯定不会给这个保安团提供军饷和装备。”
李承啸将翘着的二郞腿换了换,接口答道:“风儿说的没错,保安团的军饷和装备都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按照孙震的建议,这支部队现在最低层的士兵,月饷都为五个大洋,日常伙食方面基本上能保证每天都有肉,馒头管够。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