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第二百二十九回 剑渐离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一 第二百二十九回 剑渐离匣 (第2/3页)

是出了名的,很有可能会不愿承认自己曾经险些死在一架破机械装置的事,因此在有意的去夸大刺客的能力,在隐瞒事实的同时给自己争回几分脸面。或许可以这么解释,就是那么武勇、那么强大的刺客,却没能伤到自己分毫,那其他想谋害自己的人就得考虑考虑自身够不够份量。至于石车嘛,毁!同时销毁一切相关的资料,不让人再做出相关的东西,而这也是一种保全帝王颜面的事。或许这也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秦始皇这种极富攻击性的帝王,其麾下的兵工产业又是那么的达,各种军械都何等的强大先进,却没有研制过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可以成为攻城利器的石车的原因……

    瞎扯得似乎也太远了,就此打住。只说6仁在得到刘晔的石车图样之后,却觉这种石车只是单纯的利用杠杆原理与人力的暴力性拉拽来投掷石弹,因此无论在准确度、投掷力度,还有本身的操作安全性上都有着不小的缺陷。犹其是操作安全性,开个过份点的玩笑吧,几个人要是一下没有拉拽好,搞不好石弹没扔出去不说,还会顺着投掷杆滚落下来把自己人给砸着……这种石车真运用到实战中去的话,可能也只能在这个时期去砸一砸袁军的土山箭楼。6仁都暗自感叹,说难怪在整部的三国战史中,只有在官渡之战中出现过石车的身影,说不定就是因为曹操见误伤了不少自己人而没有继续研下去呢?

    基于这种情况,6仁在许昌的竹木工坊中制作石车的时候,根据后世的完成型石车对现有的石车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先是在前方的撬点加装一个重物,然后在投掷杆这里改用了带有刻度的省力绞盘结构。这样一来,在前方的力重物的重量与后方要投掷出去的物件的重量基本一致,绞盘的刻度也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石车的射程与弹道也会相对固定,可以进行一定量的控制与调整,从而提高打击精度。

    最初的三部试制成功后,6仁马上就下令竹木工坊全力开动,以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方式赶制出了两百余架,而且因为零件尺寸的基本一致,还能够做到进行拆装转运。前文有述,6仁知道刘晔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随曹操去官渡前线参加作战,所以这些事行靠6仁自己去想办法修正与补全。而现在,6仁制作出的这些石车也终于出现在了应该出现的地方……

    ――――――

    曹操望了一眼已经身边已经“弹药上膛”,只等着“扣动板机”的石车,疑惑不解的向6仁问道:“义浩,现在应当如何去做?”

    6仁正瞪着一只通红的眼睛,举着望远镜向对面的土山上探视:“等袁军的弓箭手都上了土山准备放箭的时候,曹公你下令投石就可以了。这几天曹公与一众将士应该心里都憋着不少气吧?一会儿就能让曹公与众将士都泄个痛快!不过现在先别急着放,要是放得早了,袁军的弓箭手多半就不敢上土山箭楼了。”

    曹操扬了扬眉头,又望了一眼身边待的石车,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随手亦抽出了望远镜向对面土山箭楼探视。随着日头渐高,土山箭楼上已经聚集起了不少的袁军弓箭手,有些性子急些的甚至已经在开弓放箭,为的却是先愚弄一下曹营军兵。

    也真亏曹操奈得住性子,对这些零零落落的箭支理都不理,一直等到袁军弓箭手差不多站满了土山,将要开弓放箭的时候,曹操才猛然一声令下:“击鼓,投石!!”

    曹营中鼓点响起,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阵的飞石破空之声!最初的几拔,由于曹营将士还有些不太清楚这两百多架石车的能力,心中带着几分犹豫,因此装弹与投石的度有点慢。但是很快的,他们就看到了石车的惊人威力――几十斤重的石块,真扔出去的距离比弓箭射得都远,而杀伤力之强更是没得说!只见土山箭楼之上的袁军惨叫连连,被砸得分筋错骨、带伤而逃的都还算是好的。真被砸实了的,那就是浆满遍地、死于非命!还射箭?免提!有几个家伙有胆子敢在“流星雨”的攻击之下射箭的?

    于是乎,已经被压制了好几天,胸中憋足了闷气的曹兵马上就欢声连天、士气大振,手上的活也干得越来越快,一拔又一拔的石块雨向着土山箭楼猛砸过去。就像6仁方才说的那样,现在已经不是在杀敌,而是在泄,拼命的泄!

    一众将官几乎都在拍手叫好大呼解气,就连一向沉稳的曹操都在仰天长笑。只是当曹操的目光再次投到6仁的身上时,却觉6仁站到了营中主道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