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百零六回 别有相 (第3/3页)
州的刘备。若得如此,则可成对曹瞒合围之势。待天时一至数方齐进,则曹瞒纵有通天之能矣难逃败亡一途。”
袁尚闻言后并没有表示是赞同还是反对,而是依然闭着双眼在那里轻轻的摇晃着脑袋。其实田丰与沮授现在所提出来的战略构思是比较可行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袁尚这家伙和袁绍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人――表面上对人恭敬有礼且肯听人言,实际上在心底却高傲自大得要命,几近于目中无人。田、沮二人的策略虽说比较正确,但袁尚心底却认为二人是担心得过了头,因为袁绍的兵力基数是曹操的数倍,真要是大军齐压将过来,曹操应该根本就抵挡不住,那又何必去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呢?再说袁尚还想多捞点功绩,好作为自己将来去争位的本钱,所以袁尚也是想开战的人。
不过袁尚知道自己想争位的话,就必须多拉拢到支持自己的人,而田丰、沮授作为袁绍阵营中真正意义上的席谋士,自然也是袁尚想争取的对像。而在这个时候,袁尚当然不能去反驳这二位的意见,但又不愿接受他们那慢吞吞的战略构思。因此略一转念,袁尚就把球踢回了袁绍的身上:“二位先生所言甚是,只是家父早有南下之心,只待公孙一破便会率军南下,这只怕是谁都劝阻不了的事了,小侄亦是有心而无力矣!”
田丰与沮授闻言又对望了一眼,却也只能摇头轻叹。
袁尚见状眼珠转了几转便笑道:“家父既如此刚愎自用,难纳二位先生之良谋,小侄到认为或许可从他事上来助家父成事。”
沮授道:“却不知三公子所指者乃是何事?”
袁尚道:“适才二位先生已有所言及,早先所画之谋皆因这6仁而不得成。若是我们能为家父招揽到此人,曹瞒必失其政理助臂。似如此,二位先生先前所画之谋岂不是转而可行矣?”
“嘶――”田丰微吸着凉气思索了一阵,目光便投向了沮授。
沮授这一路上都在打听有关曹境内政状况的情报,所以对这方面的事相对来说比较了解。这会儿也沉思了一阵才道:“这到也不失为一可行之计……据授所知,他为许都令的年,许都周边入仓之粮为三百余万斛,而次年他便因私贩镔铁一事被贬为县令,许都周边入仓之粮就减至二百余万,至第三年他随军出征前往徐州,许都入仓之粮又减至一百八十万,由此可见他胸中所知之事还并未完全在民间流传开来。而这一路走来,离许都较远之地农耕之事并无太大分别,到是越近许都,田产之丰便为之越盛,这应该是6仁人在许都力有能及,因而能对百姓亲身授教之故。若真能招纳此人离许,其人未竟之事难有人继,曹瞒钱粮之收必然损之大半,我与田兄之谋确实可行矣。只是此人久随曹瞒,曹瞒亦待之甚厚,恐怕想招纳于他绝非易事。前者主公曾驰书于彼,但却渺无音讯……”
袁尚笑道:“小侄到是听说他出身贫寒,自出仕之后便好华服美食,又好女色佳人,亦常遣族中子弟行商取利。曹瞒是念其富国功绩而强自隐忍,但前番他还不是因为私贩镔铁而横遭贬职?彼既为贪利且好色之人,那就应该是最好拉拢的。只消此人离曹,二位先生又何愁计不能成?”
田、沮二人各自点头,但田丰想了想又道:“话虽如此,但若是……”
袁尚的眼中闪过了几丝狠意:“若是他不知好歹,那还得请二位先生于此番至许朝见之机,寻机而除之!”
――――――
“啊啾――啊啾――啊啾――”
此刻的许昌太仓,正忙着理事的6仁又打了一连串的惊天大喷嚏,打完之后伸手揉鼻,忍不住对天骂道:“这怎么回事!?我又没感冒!xx的,我是招谁惹谁了?骂我骂得这么凶!”
(票呢?花呢?白开水呢?板砖呢?)
(另,各位觉得瓶子写到这里,曹、袁两家都想除掉6仁的事合不合理?开个投票问询一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