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第一百八十八回 纸难包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卷一 第一百八十八回 纸难包火 (第1/3页)

    不论世人对曹操的评价如何,但有一条却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曹操一向都十分的知人且善用。而且曹操爱才如命,只要是身负其才并且能为曹操所用之人,基本上都会受到曹操的重用。就算是身上有些什么大大小小毛病也没关系,只要没有在原则上触及曹操用人所能容忍的某种底线,曹操都能十分大度的容忍下来不去计较……当然,像弥衡、杨修这种人是另一回事。

    弥衡嘛,是彻彻底底的狂过了头,完完全全的目中无人。别说曹操,就连刘表这样的知名文人都无法忍受,到黄祖这种大老粗那就更别提了。而真论起来,弥衡还并不是直接死在曹操的手上。

    至于杨修,人们一般都会说杨修是死在其自作聪明、数犯曹操大忌上,却往往会忽略掉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杨修直接性的掺和到了曹丕与曹植之间的继承人之争里去,碰上的对手又是有“毒士”之称的贾诩。而曹操除掉杨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在剪除曹植的亲信党羽,为曹丕能够顺利的继承大业而扫清道路。

    先借用贾诩的那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在杀杨修的时候已经六十几岁,得为继承人的事好好的考虑一下,而当时的时局已经进入了曹刘孙三方鼎立,刘备与孙权是什么样的厉害角色曹操那是一清二楚,同时也深知自己的几个儿子不会是孙、刘的对手。一但曹氏内部生争权内斗而引出分崩之局,那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半壁江山必然会被孙、刘所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宁可牺牲一个儿子,也不愿自己的曹氏基业因为几个孩子间的内部争权之斗而四分五裂,最终步上袁绍与刘表的后尘。所以曹操杀杨修就是在杀能够帮助曹植争位的人。

    好像有些扯得太远了,就此打住。其实胡扯了这么多无非就是用弥衡与杨修来打一个对比,对比一下咱们的路人一号。

    曹操识人,这几年下来早就看出6仁是一个“才干与学识”在当时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都是实用型的嘛),而且还看出6仁又是一个彻头彻尾就没什么野心,甚至是连功名利禄之心都没有的人。至于6仁身上的毛病无非就是好色与懒散,这是曹操不但能够完全容忍,甚至是喜欢且要加以利用的。因此在6仁使用所谓的“道法”击破下邳城门时,曹操很快就打消了对6仁凭生出来的那几分疑虑,继而愈的希望6仁能完完全全的为其所用。

    当然,曹操把6仁半软禁在竹林别院里的那段时间其实也是一种试探,试探6仁是不是真的没有什么野心。在曹操看来,6仁如果有野心的话,在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之后就一定会进一步的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至于结果曹操是非常满意的,因为6仁还就安安心心的在竹林别院里呆了一个半月,整里日就和貂婵“歌舞升平”去了。这就说明6仁“爱美女不爱江山”,至少是有他老曹压着6仁,6仁就不敢做什么事情出来。

    于是乎从这个时候起,曹操并没有考虑过什么除掉6仁的事,而是在考虑如何才能进一步的去控制住6仁这个“堪比萧何之才”的人。而想办妥这件事,曹操当然是得找6仁最要好的哥们儿郭嘉商量如何去做。6仁被人喊了一声“良师”就吓得惊惶失措,冲进郭嘉住所向郭嘉大喊救命的时候,曹操正好微服来到郭嘉这里商议事情,间中上了一趟厕所,郭嘉就被6仁拉去了书房。所以6仁的那些话曹操在书房外听得一清二楚,也从窗缝中看到了6仁那脸色煞白的神情。见6仁如此,曹操心中最后的一点疑虑都打消了,继而更加的想让6仁完全为其所用――这种人用着真的太令曹操放心了!

    说起来曹操本来还是有一点不满的,就是张辽曾向曹操说出过6仁曾经答应过放貂婵离去的事,可是貂婵不是去而复还了吗?只不过曹操并不知道貂婵回来只是想见一见婉儿,还以为是貂婵因为6仁对女人很好的缘故,最后不愿离去了而已。而貂婵又不同于蔡琰,至少曹操认为曾经颠沛流离过的貂婵是可以“以恩结之”……不管怎么说,此时的曹操也好,郭嘉也罢,都已经肯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女人是6仁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好利用的一个缺点。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曹操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6仁不是担心自己的声望再有所提高会引曹操的杀心吗?但6仁不知道,因为他的这些事情,曹操不但不担心,反而会从另一个方面来加以利用。这其实和6仁想借用陈群来安抚徐州百姓是一个道理,曹操也会想利用6仁在百姓中良好的口碑来进一步的稳定境内民心,甚至6仁真的被人称作“大贤良师”可能都没关系。你想啊,6仁如果真的有那么好的声望与影响力,但因为6仁没有野心的缘故,兼之能为曹操所用,那回过头来对曹操的帮助会有多大?

    于是乎,6仁谨守着郭嘉给他的建议,老老实实的躲在帐子里不敢出来见人,曹操却在回师许昌的一路上时不时的叫6仁出来帮百姓解决一下难题。而6仁越是不敢出来,曹操就越是放心的派人去叫……

    ――――――

    “搞什么嘛!又让我出来……这样下去搞不好我的小命难保啊!”

    一路嘀咕着,6仁来到了先前曹操指给他看的那片丘陵地带。尽管心情郁闷,可是事情还是得做的,不为自己也得想想婉儿啊。环视了一下周边,6仁见这片丘陵地带地上虽然有草皮覆盖,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树木……其实6仁又不是地质学家,哪里真能看得出什么来?

    看了半天理不出个头绪,6仁便郁闷之极的蹲下了身去,随手扯断了几根草检看。看了一会儿,6仁忽然觉得这草叶上似乎有一层蒙蒙白晶,只是不仔细的看根本就看不出来。一时心中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就把这草叶放到了嘴边想品一品味道。

    “义浩!”

    这是跟在6仁身边的貂婵见状急唤住了6仁。也不知是何时起,曹操特许,甚至是要求6仁出来办事时要把貂婵带在身边。或许是曹操没有看见貂婵时时刻刻都呆在6仁的身边会有些不放心的缘故吧。

    6仁楞了一下,问道:“怎么了?”

    貂婵道:“方才此间百姓不是说了吗?这片丘陵种树皆死,那这片丘陵必有古怪,说不定是地中有什么毒物。你这样品草小心中毒!”

    6仁笑了笑道:“我看到不像是有毒,要是我没推算错的话,这丘陵下面反而有钱。”

    “地中有钱?”

    6仁望了望貂婵那张虽然多了一道刀痕但美丽依旧的脸,笑了笑把草叶纳入口中。略微一品,6仁便马上吐了出来:“呸呸呸――这什么味道啊!又苦又涩,还咸得可以!看来是没错了!”

    貂婵尚不解其意,6仁便已经命人去请曹操。等曹操到了这里,6仁指着这片丘陵地面道:“明公,这里种植蚕桑是种不活的,因为地中的盐份太高……”

    “盐份太高?”曹操一脸的茫然,他又哪里懂什么土地盐碱度对农业的影响?迟疑了一下道:“似如此,这片土地岂不是只能荒废下去?”

    6仁赶紧摇头道:“不不不,我刚才品了一下这里的草叶,咸度高得吓人。据我所知,如果不是地下的盐份高到了某个程度是不会如此的。要是我没有诂算错的话,明公应该派人来掘开采这片丘陵,按我的推算,这片丘陵下面搞不好有一片矿盐盐层。”

    曹操等人的眼睛顿时瞪得溜圆,郭嘉更是用难以置信的语气向6仁问道:“臭……哦,义浩啊,你是说真的?这丘陵下面有盐?”

    6仁随手点了一下眉心激活芯片,查找起了相关的资料,一边找6仁还一边道:“说实话我也不太敢肯定,不过这里的盐份真的高得吓人,我刚才品尝草叶的时候还没嚼就有很厚重的咸味进了嘴……老郭你看,草叶上这层白色薄粉应该就是盐了,而且粉末在叶面上分布匀均,不易刮落,不像是风沙外力吹粘到叶面上之物,应该是野草通过光合作用自行排泄出来的。”

    “光合作用排泄出来的?”一帮人都懵了头。

    6仁一拍脑门,心说忘了这个时候这些人都不懂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于是临时就找了个差不多的替代用词出来:“我的意思就是说植物可以像我们人排泄秽物一样,把对其生长有害的过量盐份排泄出来……”

    不说还好,一这么说周围的人全都有些脸色青。你说6仁也是,用什么比喻不好,偏偏要用“排泄秽物”?

    不过6仁没注意到这些,半参照资料半忽悠人的接着道:“地里面如果有盐啊、铁啊、铜啊什么矿藏的话,常常会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因素而在地面上显露出一些迹象,而有经验的匠人们寻找矿藏靠的就是这些蛛丝马迹了。哦,我不扯远,主要是这野草的存活能力比树木强得多,因此耐得住高盐份的地头。你们别看草叶不过数寸高矮,但草根往往扎得很深好在土壤中吸取养份,连带着也会把土壤中的盐份给吸取出来,过量的则会排出根茎叶之外。我刚才假设每棵草的草根深为三尺,也就是说野草对土壤里的养份吸取深度只有三尺左右。而仅仅三尺左右的土壤就有这么高的盐份,再往下会是什么样就很难想像了。如果说不是在地下不深的地方就有盐层的盐份溢到地面上来的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如此的……”

    后面还有一些乱七八糟半真半假的解说,这里就不多罗嗦了。至于曹操、郭嘉这帮子聪明人都有比较旺盛的求知欲,一时间居然对6仁的解说听得津津有味……当然像张飞、许褚这样的人则另当别论。而当6仁解说完之后,曹操他们也都各自扯下了几根草叶仔细检看甚至是放进嘴里品尝,基本上都如6仁所说的那样,叶面上有一层薄但分布匀均的盐晶,连着换了几个地方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当下曹操也不再迟疑,马上就差人回营调了一队土木工兵过来,找了片合适的地方开始往下挖。各位可别以为东汉末年的土木挖掘能力很差――只是按史书记载的话,曹操打张绣时能“公乃(一)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到讨伐乌丸时“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曹操手下的这些个土木工兵的挖掘能力之强令6仁是叹为观止,心中暗叹曹操作为“丘摸金”的祖师爷还真不是浪得虚名!自己当初当了一阵丘中郎将还真是一点皮毛都没学到……不过好像也没必要去学吧?

    仅仅一夜的功夫,这些个工兵挖下去了大概十丈多些,到第二天正午时分,地下矿井里的工兵传递上来了数块色泽略灰但透明的盐块。6仁对比了一下资料之后就傻了眼,心中暗道:“不会吧?这是只含有少量杂质的岩盐,盐份纯度是比较高的,可我好像从来没听说过在河南这块地头会有岩盐矿层,雪莉传给我的地质资料上也没有显示啊!难道是在之后一千多年中这里的盐矿被人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