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第一百四十六回 收心器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一 第一百四十六回 收心器物 (第2/3页)

动的不是琴弦,而是人的心弦。这幽幽琴声使曹操暂时放下了心中的思考,微闭上双目专心倾听了起来。

    “又是这曲乐……当日义浩曾对孤言及,此曲名为《织梦行云》,是义浩所学的曲乐中为数不多的清婉曲乐之一。嗯?”

    上次6仁与曹操在这里听到的《织梦行云》在两处**点是有婉儿的长笛合奏的,但现在因为婉儿不在就没有了长笛的合奏之音,取而代之的竟然是蔡琰的清音咏唱:“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柳梦璃·离歌)”

    《织梦行云》本身就是一在抒情中带着几分悲伤的曲乐,而蔡琰忽然把这《离歌》加进去,更凭添了几分哀愁之意。这边的曹操是个通音律、精诗辞的人,很快就体会到了蔡琰此刻心中的悲伤与哀愁,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轻轻摇头,心中却想起了当日6仁问曹操有没有打算收纳蔡琰时,曹操的心中是何等的无奈:

    “非不欲,实不能也……她如果不是蔡侍中的女儿该多好?”

    复又轻摇了几下头,曹操便静静的坐在那里听蔡琰的月夜弦歌。也不知过了多久,弦歌渐终,曹操却有些意犹未尽,很想对月高歌,却又感觉不能惊扰到高墙那边的蔡琰……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底的顾忌,曹操也同样不例外。

    “算了,还是接着想如何将6仁收心吧……”想是这么想,可是琴音余韵却仍然导偏了曹操的思路:“不过义浩所知的清美散乐颇多,如果什么时候让义浩奏曲,由昭姬编载成曲谱收入乐府或许也能传为一段美谈吧……嗯!?”

    忽然间曹操脑中灵光闪过,暗自思量道:“这6仁不好功名,却独好佳人;虽为浪子,却用情极深,旧年于濮阳时婉儿被掳之事可以为鉴矣。此外记得他曾说过昭姬是他心中的三美之,但年初他来此接婉儿归府时,我本欲让他与昭姬见上一面,他却对昭姬避而不见……哼!不是不想见,而是不敢见吧?会不会是怕一见到昭姬就魂牵梦绕?或许他最不敢见的才应该是最想得到的吧?”

    又思索了一阵,曹操终于下定了决心,继而对月长叹道:“罢了,如果我舍去一个并不能得到手中的昭姬,却能换来一个治国长才的忠心,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念至此,曹操也就没再顾虑什么,径直走向了蔡琰居住的别院大门。

    ——————

    “叔父深夜来访,不知是有何要事要明告昭姬?”

    别院客厅,曹操在席间正坐,蔡琰则恭手侍立在侧席,离曹操的距离有点远。曹操静静的望向蔡琰,心中却也在摇头轻叹。当年洛阳城中那个风华正貌、傲不可及的小姑娘,现如今却已历尽苦难,绝美的脸上也多出了几分并不应该出现在她脸上的沧桑感。

    正如那时酒宴中6仁戏言所说的那样,蔡琰本身是一个已经美到了极点的女子,而她身上的那份书香门第、大家闺秀的气韵,是没有谁能学得来、得的到的。如果说人美如画,蔡琰气上那份高贵典雅的气韵就有如画之灵。被掳去北地数年,是使蔡琰的身上多了几分沧桑感,但却没有破坏掉蔡琰身上原有的那份清雅,反而使蔡琰的气韵显得更加成熟、庄重。

    曹操虽然呆望了数眼,但枭雄的心使曹操没有陷入不能自拔的状态。轻轻的摇了摇头再干咳了几下,曹操和颜悦色的道:“适才孤在后院亭中纳凉,无意中听到了贤侄你的月下弦歌,一时心生感触就过来看看。”

    蔡琰面无表情的回应道:“劣曲滥音,有污叔父尊耳。”

    曹操再次轻轻摇头。曹操知道,他因为有着诸多的顾忌不能染指蔡琰,反过来蔡琰也在刻意的避开曹操。蔡琰冰雪聪明,加上又在北地吃了几年的苦,当然早就看出了曹操心底所想。一个历经了苦难的女人,到最后只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自抱自弃,彻彻底底的堕落下去,另一种则会拼命的去维护心底最后的尊严,渴望他人能给她一份尊严,但是一但冲破心底最后的底线便宁可走向死亡,蔡琰便是后者。被掳去北地为奴是一种无奈,但至少人们会同情她、可怜她,她也不会给自己、给家人添上什么污名。但如果是曹操强纳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