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九十八回 许令难当 (第2/3页)
!让荀彧去和曹操这些人商量,用朝庭的名义去购置要方便得多。至少这样不会让那些个豪族什么的把帐算到6仁这个许昌令的头上来是不是?
当下诉苦的几句话一说,荀彧反到瞪大双眼望定了6仁道:“义浩,你这个试守许昌令是不是也管得太多了?”
“啊!?”6仁楞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马上就打蛇随棍上一般的哭丧起了脸道:“荀公你以为我想啊?本来我这个城令只是司管治民、进贤、决讼、检奸便足矣,多管了其他事情便是逾职,可是天子与曹公还在路上,其他的理政诸官都随驾左右,没一个肯先赶来许昌理政的!许昌城里真正负责的官员只有夏候妙才与我而已,可偏偏许昌马上就会是新都啊!这是曹公领了司隶校尉,由夏候妙才领兵巡镇许昌,不然的话连城防治安……唉,这么说吧,我临行之时曹公嘱咐于我,天子都许之前的新都规划一事全都由我来办,待百官到齐之后再诸件交付……拜托!我6仁其实除了种田什么都不会啊,可是曹公却交付了那么多的事给我,我又有什么办法?只能拼命的去做了啦!”
“……”
6仁接着诉苦:“既然领了命那就得做,可我又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所以能做的我就做,不能做的我就先留个底……荀公你看看我!”说着向荀彧翻开了双眼的眼皮。
“……义浩你这是干嘛!?”
“你看看我眼睛,满是血丝!”6仁掰起了手指算道:“我到许昌要做了多少事啊!?下榜、抚民、堪地、划城、钱粮、决讼、巡视……中间还要游走劝说颍、许豪族,先行调用人丁修葺宫室城墙以候圣驾……”
荀彧面皮抽搐了几下,小心的问道:“你没做出什么纰漏吧?”
6仁重重的长叹了一声低下头去:“还好啦!反正我自己觉得是虽无功亦无过。本来我最担心的是对许昌豪族的劝说,不过我去了几家都很顺利来着。只是我总感觉那几个豪族好像有点怕我似的,事办下来到有点像是在威逼了。”
荀彧心说废话!我有意让族人们把你单身杀入田府的事夸大一些传到许昌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然你只是为了一个侍女就杀入豪族最后还灭田氏一族的臭事,若是原原本本的传出去你还当个屁的官!秒秒钟都会有人把你弹骇下来。
6仁又重重的叹了几口气,去书架上把一大堆的书简堆到了桌案上道:“荀公你先赶来了就好,这许昌城内诸事我就先交托给你,我好安安心心的去城外率民屯田。实不相瞒,这一个多月以来我没有一天能睡足三个时辰的,人都快瘫掉了。荀公你来了就受累一下,让我先休息个两、三天的缓缓劲……唉,这许昌令真不好当!可以的话我想辞掉许昌令,就当我的典农校尉好了。”
几十卷的竹简往桌案上一堆,荀彧当场傻眼。当听到6仁最后几句话时,荀彧赶紧侧过些身子越过竹简堆望向6仁,见6仁正有气无力的想往外走,结果使这位一向都是个谦谦君子的王佐之才也忍不住怒喝道:“6义浩,回来!”
6仁慢悠悠的转回身子问道:“荀公尚有何事不明?”
荀彧也是气极反笑,指定6仁笑骂道:“不明的是你!你搞清楚没有?我是与夏候元让自濮阳运送钱粮兵马与诸将家室至此,还并未与主公相会,换句话说我现在还只是镇东将军麾下司马,许昌之事我并无权过问!而这理政的许昌令……是你!!真正说起来,你眼下的官职与司管之事比我都高,可别忘了京畿城令等同于三辅,可参朝议政!我都没这个资格呐!”汉时有京北尹、右扶风、右冯翊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因为地位特殊所以高于一般的郡国长官,一般都是列入仅次于九卿的诸卿。(ps:如果不明白就请去看看《大汉天子》,由王刚饰演的长安令鸭子嘴主父偃,那是能直接上朝的。)
“哎——!?”6仁楞了半晌才双手捂嘴,心中暗道:“我晕!这段时间我真的是忙晕了头,忘了荀彧现在还没升任侍中兼尚书令。而上次信使传来的消息是说曹操和献帝还有七天的路程才能到达许昌……有没有搞错?老曹这是什么蚁啊?我从洛阳赶到许昌才用了十来天,他这里却要两个月?在路上游山玩水啊!?”
既然反应了过来,6仁也只能无奈的摇头长叹。6仁毕竟不是真正的政客,突然一下子直接接触到那么多他根本就不懂的事,只能绞尽脑汁尽可能的大打擦边球,而这一个来月的时间下来他没闹出大纰漏已经在喊鸭米豆腐了。
不过转念一想吧,反正再过七天老曹就带着献帝抵达许昌,那时他手上司管的许多本不属他管的事就能全部交托出去。再说荀彧也好歹赶到了许昌,而以荀彧的为人作风也不会真的不管,有荀彧这种真正的政客在这里理事,6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想通了此节,6仁便堆起了笑脸坐回案前道:“荀公——我们相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6仁身上到底有多少本事你也该很清楚的是不是?让我理民屯田我承认我行,可真要我理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闹出大事来。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