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第九十一回 迁都轶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一 第九十一回 迁都轶事 (第3/3页)



    “我去你的!”6仁笑骂道:“我此番送粮属正式的领兵出征,哪里能带女眷在身边?再说了……”

    站起身眺望了一下到处都是残垣断壁、黑墙焦土的洛阳城,入眼的景象是无尽的萧条,6仁摇头轻叹道:“你看现在的洛阳城哪里是住人的地方?完好无损的房舍几乎都找不出几所来!还是等晚些时候,让荀公帮我把婉儿送去许昌吧。”

    郭嘉狡诘一笑:“你方才在大帐中不是向主公坚毅无比的说,会不遗余力的从濮阳千里馈粮来此吗?怎么忽然又扯到许昌那里去了?”

    “哦,那是因为……”说着6仁忽然觉了郭嘉脸上怪怪的笑容,马上就明白自己是入了郭嘉设下的套,气苦中扬起了拳头威胁道:“你个死老郭!动不动就套我的话!”

    郭嘉大笑了几声,见保护他们的侍卫都离得比较远,这才低声道:“主公在迎回圣上,接手洛阳防御之后,董昭、王立等人数次劝说主公带着圣上迁都许昌,是一些顽固不化、不懂军事的汉庭旧臣在竭力反对。这些人嘛,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是眼下又不好得罪,所以主公暂时不想和这些人撕破面皮,还在尽可能的想办法劝说。你小子刚才在帐中所出来的话,会让主公有些下不了台阶的……不过还好啦,至少你说出了粮草转运艰辛无比的话。以主公之智,应该能借你话中之意再行劝说。”

    6仁双手一摊:“没办法,我当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就只能这么说了。不过这都是一定要迁的,不然只凭现在这残破不堪的洛阳城,真打起仗来能挡得住谁啊?”

    郭嘉又灌了口酒道:“文若在写给主公的信中说,你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事,这到让我想起了你我在徐州城外初识的时候。义浩,你有时见识之深远,我是自叹不如了。只可惜你这小子的个性……别人不推你一把、逼你一下,你根本就不会说什么话似的。罢了,这些我们不去说他,毕竟你有你自己的想法。你这次送粮来洛阳,接下来文若是怎么安排的?”

    6仁道:“曹公一劝动圣上迁都,我马上就随先头部队前往许昌。按荀公的意思,时间上如果把握得好,我可以在明年春耕之前赶到许昌慕民屯田。”

    郭嘉点点头:“是差不多,文若也在信中说圣上一但诏准迁都,就表你为许昌令,好教你能名正言顺的于许昌慕民……不过义浩,我还有件事想问你一下。从你任丘中郎将至今已几近三年了,为什么你一直呼主公为‘曹公’,而不是呼为‘主公’?虽只一字之差,但其意却差之千里啊!旁人或许会认为你是山野村夫不明礼数,但我却知道你是别有心思,主公也同样知道。若是在此之前,主公对你不怎么重视,自然也不怎么会在意这个,但是现在你已锋芒渐露,主公对你已经留上了心,你如果不改改心境的话,只怕……”说着又灌了一口酒道:“你小子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我平时不治行检很多时候也是刻意而为之。而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小子应该一点就能明白。主公虽有不世之略,但他毕竟不是完人,有些事他能容忍,有些事他则不能容忍。我这点事他能容忍,甚至是希望我能如此,但你那里……”

    6仁紧皱起了眉头。基于一个现代人“天大地大我最大”的心态,加上自己到了时间就可以回到现代去当有钱的大爷,6仁一直不愿称呼曹操为“主公”,而是用“曹公”这个词来糊弄过去。只是事情已经展到了现在这个郭嘉都要开口提醒他的地步,6仁是得考虑一下这方面的事。想了一阵,6仁轻轻点头道:“老郭,我明白了啦!不过因为一直呼‘曹公’叫惯了口,突然一下子改过来曹公那里也会不适应的吧?我看还是先改呼为‘明公’好了。”

    “你……”郭嘉气得说不出话来,劈手夺过6仁手中的酒坛气苦道:“这两坛酒都归我了!谁让你小子这么顽固不化!一滴也不准你喝!!”

    (求票、求收藏、求推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