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第六十七回 米饭之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一 第六十七回 米饭之荐 (第2/3页)

仔细的对比了一下两碗米饭中的饭粒,不难现这边的稻谷颗粒要远比“夏候”这边的丰满殷实得多。

    放下稻谷,曹操也捋起了胡须沉吟道:“适才听文若所言,元让与6义浩屯田所用的都是先前自徐州购来的粳稻稻种,怎么种出来却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这是怎么回事……”

    荀彧见曹操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勾了起来,这才笑而应道:“主公引军在外多时,直至昨日才方回鄄城暂歇,自然不知道这一年中鄄城周边的诸多趣事,且容彧向主公细说一二吧。”

    于是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荀彧的口才那可是没得说的,把6仁与夏候敦之间屯田的事有如讲故事一般的诉说出来,听得曹操是眉飞色舞、兴味盎然.等到荀彧差不多把“故事”说完之时,曹操便凑到了荀彧的身边急问道:“这二人相约屯田赌赛,到今岁秋收之时,元让与6义浩各自收上了多少米粮?”说实话,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东西进帐才是曹操最关心的事。

    荀彧道:“元让嘛,都是未去米糠的糙米粗粮,共计有三万一千三百余斛。至于义浩……”

    “6义浩是多少?”

    荀彧深深的吸了一口,这才不紧不忙的向曹操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义浩所收入仓中的全是这种去糠精米,共计六万五千七百二十二斛,是为彧亲自计点之数。除去五千七百余斛作彼屯秋赏、接济元让营屯与留作来春谷种之外,尚有六万实数。彼自留三万斛以作来年屯田之需,实纳入府库之粮为三万斛整。”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算一下,一千五百汉顷收上六万五千七百斛,平均产量其实是多少。总之瓶子没乱写)

    曹操当场楞住,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语气中带着很深的怀疑之意问道:“6义浩是带了多少人丁前去屯田?中途又招纳到了多少人丁?一共又耕作了多少田地?怎么竟会比元让多出一倍有余!?”

    荀彧道:“义浩与元让所领的同样是两千人众,耕种田亩之数亦同为一千五百顷。纵有相差之数亦不过而尔。若真要论及,义浩的营屯属众当中尚有近半妇人,牛马之数亦不及元让……”

    曹操一听这话差点没蹦起来:“不可能吧!?众不过两千,田只一千五百顷,他竟然收上了六万五千七百余斛……即便是旧日未曾被大火焚毁的东都洛阳,也需两个千户之乡岁逢大收方能有此岁入当中莫非有诈乎!?”曹操年轻时举孝廉干过洛阳北部尉和顿丘令,所以对农桑方面的事是比较了解的。

    荀彧轻轻摇头:“主公此言差矣!元让与义浩赌赛屯田,邀彧为仲裁之人,而彧为求二人和睦自然欣然应允,从中周旋以令二人不再争执。既为仲裁,彧又岂能有所偏袒而任其出诈?适才彧所言句句属实,若主公依然不信,且看此书。”

    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字帛交给曹操过目,却是夏候敦专门写给曹操举荐6仁的书信。曹操把这封信细细的看完,抚须沉思了许久,又望了望桌上的两碗米饭,忽然若有所悟的向荀彧道:“文若,你今日来此,本意并不是来向孤诉说6义浩与元让的屯田之赌或当中趣事,而是来向孤举荐6义浩的吧?”

    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