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这鸡招谁惹谁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这鸡招谁惹谁了 (第2/3页)

先制人,罗织罪名置戴名世于死地,以断他人追究之想、塞他人议论之口云云。

    至于说这个赵申乔到底是是这个心思。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在谈论之时并不能肯定。也不想去追究。因为这个时候。起因已经不是主要地了。现在四阿哥与十三阿哥担心地是。此事牵涉过众。已经株连到数百人之多。震动了儒林。政界和学术界地知名人士如桐城派开山鼻祖方苞、韩尚书、侍郎赵士麟、淮**王英谟、庶吉士汪汾等三十二人俱都被牵连其中了。

    康之所以会龙颜大怒。是因为《南山集》地《与余生书》一篇中。直接写出了南明政权弘光、隆武、永历三壬年号。且信中又将南明小王朝与三国时期偏居川中地蜀汉、南宋末年退守崖州地宋帝相提并论。

    其实这《与余生书》。就是戴名世写给他地一个门人余湛地一封信。余湛曾偶然同僧人犁支交谈。说及南明桂王之事(南明桂王朱由榔。就是后世所称地永历皇帝)。这才知道犁支原来是南明桂王宫中地太监。在桂王被吴三桂所杀后。他削为僧。皈依了佛教。也就是说。犁支是亲自经历过南明朝之人。他所述地事情应当是比较可靠地。戴名世得知这个消息后。忙赶过去。可惜犁支已经离去了。

    戴名世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上心。是因为他很以自己在史学方面地才能而自负。因为明史资料散逸颇多。有些又失于记载尚无人能写明史。所以他就想仿效《史记》地形式。写出一本明史。并因此广游燕赵、齐鲁、河洛并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访问故老证野史。搜求明代逸事。不遗余力。这次没能和犁支见面。让他很是遗憾。于是就嘱咐余湛把所听到地情况写给他名世把余湛写地东西与方孝标所著地《黔纪闻》加以对照。考其异同现了一些可之处。

    于是就写信给余湛。询问犁支下落。欲与其“面谈共事”。这封信就是《与余生书》了。

    戴名世既然问地是明史中事儿。信中提到南

    号也就不应该是什么大事了,本来是不至于让康熙的只是这个案子的时候不好,现在明清之际的一批遗民如顾炎武、黄宗羲、冒辟疆等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他们提倡“反清复明”、讲究“夷夏之别”的影响却还很广,他们的弟子也是布于天下熙这次陪同太后避暑,居然也受到了这些人士的一点小**扰虽没造成什么影响,毕竟也是扫了康熙的兴。

    赵申乔选在这个时机弹劾戴名世,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体察圣意了,既报了私仇,也得了圣心,真是一举两得。而康熙借着此案大做文章,是想起到敲山震虎、杀一儆百、巩固政权的作用,于是《南山集》案就由单纯的年号、明史的事儿被渲染成了旨在谋反的叛逆之举。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虽然也认为戴名世做事行文很有些不检点,但却爱惜其才,觉得他虽有错,但错不至此,且他在士林之中很有一些影响,如果轻率处置,怕会引起读书人的不满,只是康熙态度坚决,连大学士李光地亲自出面“欲疏救于万死一生之地”,也“卒不可得”,而他们做皇子的,更是不能轻举妄动,以免招了康熙的嫌忌,也只有在云锦这儿,感慨了。

    “爷,如果这个戴名世真的被定了叛逆,会怎么样啊?”云锦在现代也是写书之人,对文字狱的受害者自然有份同情之心,这个案子自己在现代虽然听到过,但却不记得最后的处罚结果,不过“叛逆”的罪名,听起来就很严重。

    “叛逆是那么好当的吗?抄家灭门都是有可能的。”十三阿哥皱着眉头说道。

    “有那么惨?”云锦了拍胸口,“还好,听爷和十三爷刚才说,就现有证据来看,尚不够定叛逆的。”

    “现在不是证据的问题,”十阿哥面色严肃的说道,“而是要给那些反清复明的人一个教训。”

    “可是,”云锦心叹息,老康这是要杀鸡给猴看啊,只是这鸡招谁惹谁了,就这么被处置了,是何等的无辜,“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