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伎俩也得分对谁 (第2/3页)
始知前日贸易之语。尽系支吾之说。臣窃思。库银毫厘不可擅动。文武瞻徇情面。任意借领。忘库银为国帑。今既无着落。例应令借银之人与守库之人变产分赔。始足以杜亏空之弊。而前任巡抚、布政司大半皆解任病故。提臣效力年久。又以病。借银之时。随手用去。变产之日。惟觉苦难。臣若提明。徒劳圣怀。是以竭力追取。提臣已还银五千两。各镇协营将。因提臣不能完银。除本人坐粮仍留过活外。情愿捐今年秋冬两季。明年春夏两季俸银代为还补。共银二万四千两。其余银一万两有零。臣率川省文官自府道以上。捐俸助还。
臣实因我皇上驾驭武臣。恩威并用。使天下披甲荷戈之夫。无不感激效命。前以提臣目疾奏明。又蒙圣主不以臣为不肖。详悉批示。使臣得知圣主始终曲全武臣之意。提臣岳升龙所欠库银。伏乞圣主批允。准照臣所奏完结。臣当亲到提臣处。宣示圣主如天之恩。有加无已。使伊没齿不忘。并以鼓励天下之凡为武臣。圣主既施恩与病废之老臣。而库帑又不致有亏空。臣叨殊恩。复得全文武和衷之义。至库帑重大。两年以来。不行奏闻。自蹈隐庇之罪。伏望圣恩格外。恕臣不胜惶悚待命之至。
年羹尧到底是个有才地。虽然这件事是经过四阿哥地授意。但他地这篇奏折写地却是言辞恳切。求请语言极富技巧。虽然他报告地一五一十。并不特意为岳升龙掩盖是非。却又极力铺陈。对康熙大拍马屁。赞颂康熙隆恩裕德。婉述岳升龙之多病可怜。暗邀康熙对盲目老臣地悯恤之心。使得康熙龙心大悦。不知不觉便落入彀中。乐得作了一回“仁君”。从其所请。免除了岳升龙之罪。批复:“照尔所奏。完结甚妥”。
当然康熙能这么轻松的了解此事,四阿哥在热河想必也做了些工作,但年羹尧之机敏智巧,于此也可管窥一斑。
这番七窍玲珑的心思,口粲莲花的机灵劲儿,让康熙很是受用,即便是看出他的小机关,也不过哈哈一笑罢了。不过,这种伎俩也得分对谁,要是换成精明严苛的四阿哥当皇帝,恐怕他就要因为“虚诈诡谲、大耍花枪”,而得到一顿臭骂了。
**************************************************************
在四阿哥去热河地这些日子,乌喇那拉氏倒是时常到云锦这儿来探望,八公主生产时所请的大夫早已经住在别院,随时为云锦诊视调养,而随着云锦生产地日益临近,为八公主接生的那两个接生婆乌喇那拉氏也给带过来了,再加上宫里派来的两个太医,弄得云锦时不时的就得上回妆,接生婆也就罢了,毕竟只有生产的时候才会叫她们才会过来,可是太医和大夫却是要定时来诊脉地,虽然云锦见他们时总要蒙着面纱,但万一要是哪次他们想看看面色的话,让他们看见了云锦地真面目,总是不太妥当的。
那两个太医对四阿哥府里另请大夫的事儿心中也是有所不满,只是四阿哥和乌喇那拉氏早就跟太后、康熙和贵妃娘娘打过招呼了,因为请的大夫和接生婆在八公主产下双生女一事上是立过功的,所以他们也同意了四阿哥的有备无患之说。既然宫中地三大巨头都同意了,太医就是再有不满,也是无可奈何了。
其实四阿哥府里本来与太医的关系还是不错地,尤其是云锦开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要经过太医审核地,四阿哥接手那些生意之时,与太医也多有接触,四阿哥虽然不芶言笑,但绝不是傲慢无礼的,对太医地建议也还是很重视的,所以两下里相处倒也融洽。
所谓磨擦,其实也就是从八公主生产开始的,再加上这次云锦待产的事儿,使得一些太医对四阿哥有些看法,好在这两次事儿牵扯的都是以妇科见长的太医,并未引整个太医院反弹情绪。虽然四阿哥也是用了从外面请来的叶大夫看病,但却并未声张,该让太医诊视开方的,也从不拒绝(当然方子用与不用的还是要听叶大夫的),身体痊愈之后,功劳也都是记在太医身上了,他们是否在心中有所怀不好说,但至少是表面上没有流露出不高兴的意思。想想也是,他们在宫中呆的,已经都成了人精儿了,只要功劳是自己的,管四阿哥用的是谁的药呢。
乌喇那拉氏虽然时常过来,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跟云锦聊聊天罢了。云锦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