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二章 那就算爷着急好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二章 那就算爷着急好了 (第2/3页)

*********************************************

    没过几天,四阿哥倒真是把十三阿哥找来了,三人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还是跳云锦说的那个蟒式舞。蟒式舞,是满族传统的筵宴歌舞,有“九折十八势”,舞举一袖至额头,反过一袖至后背,盘旋作势,形似巨蟒跳跃,所以叫蟒式舞。

    “九折”就是九组动作,一为“起式”、二为“拍水”即打渔动作、三为“穿针”即织网动作、四为“吉祥步”即欢庆动作、五为“单奔马”即打猎动作、六为“双奔马”即出征动作、七为“怪蟒出洞”即龙舞动作、八为“大小盘龙(带吸水)”即龙戏水动作、九为“大圆场”也是一个欢庆动作。这里面最有特点、最让云锦喜欢看地则是“怪蟒出洞”,十三阿哥左右手握拳,分别从额前向下环绕,双脚“正步”踏步,很有一种巨蟒出洞**的蜿蜒之势。

    “十八势”则是指十八个舞蹈姿式,“手势”、“脚势”、“腰势”、“转势”、“飞势”各三个,“肩势”两个,“走势”一个。而四阿哥就手持抓鼓(满族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正步前进或后退,右手持鞭打击“抓鼓”,为十三阿哥伴奏。

    云锦在一边看着,想着在太后地寿诞之上,表演的场地肯定是大的紧,如果只有两位阿哥的表演好象是有些单薄了,就跟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商量,是不是再叫上十五、十六、十七他们一起演出呢。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想了想,最后还是觉得在这个非常时期,最好还是不要和其他阿哥扎堆为好,毕竟现在那些个小阿哥们已经长大了,开始办差了,别让老康再以为他们结成朋党之类地,那就不好了。

    云锦想想也是的,本来是想讨个好的,如果反招了猜忌,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自己这个主意真地是个馊主意,实在就是觉得人少,也不一定要找其他的阿哥啊,反正宫里也有专门跳舞的艺人,到时候让他们给两位阿哥捧个场伴个舞不就行了。

    太后地圣寿是在正月十六日,因为是七十整寿,康熙决心要大办一番,以表达自己的孝心,宫里宫外是格外地忙碌,到处张灯结彩的,呈现出一派喜气

    景象。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准备在太后寿诞之上献舞地事情,他们二人都没有隐瞒康熙,在一次被召见之时,一五一十地向老康汇报了,没想到却引起了老康浓厚的兴趣,他决定也要参与进来,跳舞为嫡母祝寿。并在太后圣寿前夕,谕礼部:“蟒式舞,乃满洲筵宴大礼,至隆欢庆之盛典,向来皆诸王大臣行之。今岁皇太后七旬大庆,肤亦五十有七,欲亲舞称觞。”

    可怜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准备的寿礼生生地叫康熙抢了去不说,自己还沦为了伴舞的。只是他们却并没有觉得不快,能和皇阿玛同场而舞,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只会觉得荣幸无比,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遗憾地,估计现在四阿哥应该会从心里感谢云锦的主意了。

    太后七旬大寿的正日子到了,宁寿宫内举办了盛大宴会,灯红酒绿的,好不热闹,因为年贡来京地外藩、贝勒、贝子、额驸、公、台吉和全体皇子、大臣、侍卫以及福晋、夫人、命妇等也都齐集于此,为太后祝寿。

    随着欢快、悦耳的乐曲响起,皇太后在近侍搀扶下、缓步登上了宝座,等众人坐定之后,满族特有的蟒式舞的表演就开始了,先是宫中艺人们上场,舞动几下之后,往后退了退,十三阿哥和着音乐的节拍,边舞边走到皇太后宝座前,而原来那些艺人们则在后面为十三阿哥伴舞,四阿哥这时也从艺人手中接过鼓敲了起来。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表演了一小会儿,康熙站起身来向太后行礼祝寿,然后也入场跳了起来,十三阿哥与康熙对跳了几下,然后就识趣的退到后面,站在艺人地前面与他们一起应和着康熙的舞步。

    康熙一边舞动着,一边向太后致意,中间还手捧酒杯敬献给太后,这个情节后来被云锦知道之后,不知怎么地,马上就联想起一些穿越小说中蒙古姑娘们一边跳祝酒舞一边给阿哥皇子们进酒的场面,忍不住就笑了出来,挨个四阿哥好大一个白眼儿。

    有些消息灵通地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