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2/3页)
尔等其再思之。”
这些人敢在明知康熙心思地情况下。还要推荐八阿哥。就是凭仗着“天子无戏言”。他们明知康熙说出“众议谁属。朕即从之”这句话地本意。是为复立太子找台阶下。可是也因为这句话。给了自己这方一个天大地契机。你不是说我们说谁就是谁吗?那我们就说是八阿哥。你身为皇帝。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
可是他们没想到。康熙还真就说话不算话了。虽然老康也觉得自己出尔反尔有些个不体面。但这份不体面却是下面这些人给自己弄出来地。现在自己还在世。他们就敢如此。如果真如了他们所愿。等自己离世之时。另外那些个儿子还有个好吗?更有甚者。如果让八阿哥当了储君。他还有没有耐心等到自己寿终正寝呢?现在看来。这个老八可是比老二阴险狠辣地多了。所以康熙宁可顶着一国之君言而无信地帽子。也要驳回他们地提议。
康熙当场反悔地行为。让那些个所谓地“八王党”如冷水淋顶。失望之极。八阿哥地死忠分子。以及与八阿哥有亲威关系地众大臣跟康熙据理力争。而且话语中还隐约地带有要挟之意。康熙听了大怒。斥责他们“观尔迷妄之言。其亦被人镇魇。”
那些人本还要再争论。可有耳朵尖地已经听见外间隐隐有金戈之声。他们知道自己这方人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掌控兵权。那么外面地这个只能是康熙地安排了。看来对自己这伙人地所作所为康熙是早有防范了。如果再不识趣地话。怕立时就是杀身灭门之祸了。在眼神地互相交流下。八阿哥一党终于沉默了下来。这一次地“以臣选君”就这样以康熙地食言而结束了。
康熙对这些人违背自己心意地做法。虽然很是愤怒。但也是庆幸最终还是没有弄到刀兵相见、父子反目地程度。想着这些臣子既然已经退让了。所以在放出二阿哥地同时。也把八阿哥放了出来。
之后。康熙又召来众皇子和臣子们。对部分年长地皇子分别做出了评述。这次在废太子事件中四阿哥地表现获得了康熙地极大地好感
这个老四正大无私,有情有义,对他做出了高度:阿哥于太子拘禁期间屡次保奏胤,“性量过人,深知大义”、“似此行事居心,洵是伟人。”
“四阿哥是由朕亲自抚育的,”康熙坐在上位感叹着说道,“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
这喜怒不定之语,可是四阿哥心中长久以来的痛,在三十七年封爵之时,三阿哥被封为郡王,而只小他一岁的四阿哥,却是被降了一级,只封为贝勒,这其中就有这个缘故,所以四阿哥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深以为耻,性情也来了个大转变,现在再听到康熙如此说,四阿哥觉得机会来了,赶忙跪倒在地。
“喜怒不定之语,是昔年皇阿玛对儿臣的训饬,这些年来,皇阿玛未曾再降旨饬儿臣有喜怒不定之处,这是因为儿臣已经深刻体会到皇阿玛地训饬之意,省改微诚的缘故,”四阿哥恳切的向康熙请求,“今儿臣已经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喜怒不定四字,关系儿臣之生平,还望皇阿玛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
“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康熙慈爱地看着四阿哥,点了点头,答应了他的要求,“顷朕降旨时偶然谕及,无非益加勉励之意,此语不必记载。”
四阿哥自被释出之后,除了让乌喇那拉氏过来跟云锦说过一声以外,却是一直没有亲身过来,云锦大略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自知道了他的身体没什么问题之后,倒是并不担心,现在看到他与十三阿哥双双走进院来,云锦就明白事态已经平稳下来了。
“云锦给四爷请安,给十三爷请安。”云锦笑意盈盈地上前给这两位阿哥请安。
“云锦,”十三阿哥笑着开口说道,“可是好些日子没见了,你最近可有想出什么新鲜酒菜没有?”
“放心吧,十三爷,”云锦也笑着对十三了阿哥说道,“总有您吃的就是了。”
“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