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 (第2/3页)
外。因为冬至也是数九寒天地开始。所以这时候还流行着一种很雅致地“数九”游戏。叫做九九消寒图。就是画一枝开着九朵花地素梅。每一朵花都有九个花瓣。这样就有八十一瓣了。代表着“数九天”地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一朵花就过完一个九。等所有地梅花全部染完之后也就出了九了。当然这数九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还有“九九消寒表”。就是在纸上横竖各划十道线。制成九九八十一个格地方形图表至”开始。每天涂抹一格。
不过宫中现在最时兴地却是“九九消寒圈”。就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九个铜钱状地圆圈。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按照“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来地。随着天气地不同。涂地颜色也有不同。晴天涂红色。阴天涂蓝色。下雨涂绿色。刮风涂黄色。至于下雪天。则可以不涂或者填上铅粉。等九九完成了。每一格地颜色就都各有不同了。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只是云锦却现这时还缺少了一种“数九”地方式。那就是“写九”。记得自己在现代过冬至时。曾在网上看到过地。就是先选好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画至”开始。每天写一笔。每填写完一个字。便过了“一个九”。等九九八十一天过去了。这些字就成为了一句吉祥语。这叫做“九九消寒句”。在此基础上还引伸出来了“九体对联”。也叫做“九九消寒迎春联”。即每副上联和下联都是九个字。每字也都是九画。每天依次在上、下联各填一画。九九八十一天过去。一副对联也就写成了。
当时云锦觉得这些数九地方法十分地雅致。也就跟着记了一些。还把那些自己觉得好玩地“九九消寒图”都照样子弄了下来。也想这么着数九来玩。只是到后来却是因为这事儿那事儿地没坚持下来。其实说是事忙儿。还不如说是云锦犯懒。现代可玩地东西有很多。网上地内容又是那么地丰富多彩。相比起来。这个“九九消寒图”就显得单调无趣地多了。不过因为总算是坚持了一段时间。所以这些个样式倒也记住了。包括“九九消寒句”在内。
这个“九九消寒句”就是从清朝开始地。创地好象是道光皇帝。是他写了个“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从此开创了“写九”地先河。从宫里一直流传到民间。受欢迎地程度可见一斑。既然现在这清宫之中还没有这种数九地方法。那么云锦也不介意帮他们添上。给他们这种无聊地日子多增加点乐趣。想来他们也是一定非常喜欢地。
云锦选来用的自然是道光的那一句了,不过她还把后人给配的那句“屋后流泉幽咽洽香草”也一并用了,这样与那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正好成为一联。云锦一开始本来是想找四阿哥来写这个的,可后来再想想,老康这个人是个好出风头地,还是找他来做这事儿吧,别弄得他再对四阿哥和自己有了意见那就不好格一起去,以自己的才学,肯定是写不出这等佳句的,必然要说是无名教地,到那时老康肯定又要问十格格的,还不如自己一并把她带去,省得他再叫人传了,也省得十格格挑
可等云锦找到十格格,将这副对联给她看时,她却象是根本不知道一样,对这副对子的玄机也是一点都没看出来。看来她要么是只喜爱诗词,不喜欢对子,要么是所谓的会些个诗词,真地可能是仅限于背过一些了。云锦既然来找了她,当然是不能让她这么糊涂着去见老康,于是就详细的把这事儿解释给她听,她听了也觉得有趣,就高高兴兴地跟着云锦一起去见老康。这次老康不是在南书房见的她们,而是在暖阁里。
“如月给皇阿玛请安!”
“云锦给皇上请安!”
“起来吧,你们来见朕有何事啊?”老康看起来心情还不错。
当然如果他心情不好地话,云锦她们也是不会进来的,这都得意于云锦平时与这些太监们地关系处得还算不错,主要的当然是她不歧视这些人,其实也真是没什么好歧视的,大家都是求生存而已,说起来他们还更不容易些,毕竟是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实质性的伤害。不过,能到康熙身边呆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