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汉王李元昌 (第2/3页)
经和其他徐王府属官一样,被际刃。澡放了,想来应该能信。明天表烹再答复二郎吧!”※※
在将作监里,李元婴把自己脑海中零零碎碎的那些有关活字印刷术的记忆跟工匠们说了个遍,又在旁边看着那些工匠做了几次试验,直到太阳都快要落山了,他才和李治一起打道回府。虽然这几次试验都不尽如人意,但还是给了李元婴不少信心,这本划时代的《孝经》,肯定能够赶在千秋节前摆放在他的面前。
不过回到滕王府后,李元婴却听郝处俊等人汇报,汉王李元昌果然是“三顾茅庐。了,而且还在滕王府中等了将近两个时辰,久等不见李元婴,才在不久前刚刚离去。
李元婴顿时愣住,他这位汉王兄还真有毅力啊!不过这也把人给得罪了,因为三娘的婚事,武照这几天肯定都要把娘家里帮忙,这滕王府上的男女主人都不在,愣是把一个客人晾在家里两个时辰,恐怕谁的脸上也挂不住吧!而且昨儿李元昌就有过留言,今天要前来拜访。
虽然李元婴对李元昌一向打着敬而远之的主意,但也不想把他给的罪了不是。和昨天不同,今天李元昌就没有再留言明天再访了,虽然郝处俊说李元昌在离开前依旧笑容满面,但谁知道他心里面怎么忿恨呢!李元婴不禁摇了摇头,看来还是明天自己送上门去吧!这可是个喜欢造反的主,可别让他对自己生了什么怨念才好,终归是麻烦!
所以第二天一早,李元婴没有再去将作监,而是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萧钥,就回访去了。
本来李元婴还担心李元昌会不会使性子,也来个避见之类的,不过还好,不多时,李元婴就看到一个身着紫服的男子笑盈盈地从里边走了
来
“元婴见过汉王兄!”李元婴马上站起,拱手道。
“果然是二十二郎来啦”。李元昌据着圆肚子笑呵呵地说道:“二十二郎啊,记得你我兄弟上一次见面,好像还是贞观十一年的事情吧,几年不见,王兄都快要认不出二十二郎来了!不过二十二郎近年来所作之诗,王兄在梁州可都是如雷贯弄了!还有那一字千金的滕王体二十二郎既然来了,可得给王兄留下啊”。
“汉王兄过誉了!元婴惭愧”。李元婴笑笑道。不过这句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来着,对了,记得去年下江南的时候,路过郑州,郑王李元懿不也是这么说来着吗?使得他还在郑州留下了一篇《咏汴水》。
“二十二郎诗书可皆得“五绝,虞监推崇,岂能说走过誉呢,分明就是实至名归!”李元昌拉着李元婴的手笑道:“记得去年二十二郎还给十三郎写下一篇《咏汴水》。二十二郎可不能厚此薄彼啊!”马上对旁边一个侍从吩咐道:“王卿,还不快去准备笔墨纸砚,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
李元婴怔了一怔,心道李元昌这三顾茅庐,不会就是为了向自己求一份墨宝吧”不过那个。被叫做“王卿”的侍从显然也是李元婴的崇拜者之一,一溜烟就不见了!见李元婴怔怔地看着那个“王卿”离去的背影,李元昌介绍道:“二十二郎,那个人姓王,名弘直。是王兄的汉王友,他在梁州的时候。对二十二郎的诗作和书法一直是极为推崇啊!嘿,也就是见到了二十二郎,平常可没见他这么失态过!”
“汉王兄好像对您这位王友并不怎么满意啊?”李元婴也从李元昌的语气中听出了一点儿东西。
“王友嘛,陪侍规讽”。李元昌不屑道:“二十二郎,某可听说你府上那个滕王友郝处俊更甚王兄身边这个姜弘直啊!”
李元婴顿时明白,他们那位天可汗哥哥就这点爱好,因为被魏征、王珐他们烦个不行,也想让兄弟们感同身受下,让大家明白,这做皇帝也是受罪的活,派往各个亲王府的亲王友也都是和魏征、王佳一个秉性!李元昌不待见他的汉王友也是正常的。于是也同仇敌忾地点了点头。
“王兄昨日和前日到二十二郎府上拜访的时候,也见过了那个在二十二郎卧寝外敲铜锣的郝处俊了。相由心生,果然长得一副魏玄成的相貌!”李元昌愤愤不平,紧接着又笑道:“说来二十二郎这一面可真不好见啊!听说前日你和二十郎去了少陵原打猎,怎么就不把王兄也叫上呢!二十二郎又不是不知道,王兄可是最喜欢败游的了,就为了这,那个王弘直没少在王兄耳边叽叽喳喳的!”
“这确实是元婴的不对,还请汉王兄见谅!前日元婴从少陵原回来后。就听照娘说了,也知道王兄昨天还会再访,不过因为突然有件事情耽误不得,所以元婴昨天去了将作监,直到夕阳西下,才从皇城回来!没想到汉王兄却在鄙宅等候了两个时辰,元婴实在有愧!”李元婴马上致歉道。
“无妨,无妨!京师不是梁州,王兄回京后也没有什么政务,在二十二郎府上坐着和在自己宅中也没有什么区别!二十二郎不必自责!”李元昌摆了摆手,接着又疑惑道:“对了,二十二郎昨日在将作监呆了一整天的时间,莫不是有什么难事吧?若是二十二郎有什么困难的时候尽管开口,只要王兄力所能及的,一定相帮!”
“元婴在此就先谢过汉王兄了!”李元婴抱了抱拳,不过又摇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皇兄的千秋节快要到了,元婴正在准备进献给皇兄的贺礼!前天在少陵原与密王兄狩猎的时候,偶得一念,便想劳烦将作监代为制作。因为怕误了工期,所以才让汉王兄昨日白白在寒舍耽误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
“原来走进献给皇兄的贺礼!那王兄这点时间又算愕了什么呢!”李元昌眼睛一亮,好奇道:“王兄卓闻在去年的千秋节上,二十二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