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喜事 (第2/3页)
齐伞,口卢竟出身弘农杨家,若是李世绩要娶,那肯定也得是皿锋!
“英国公是给三娘提亲吧?”李元婴总算是反应了过来,既然不是杨老太太,那自然就是武小朋友了!
“当然,除了小妹之外,殿下还以为是谁?”武照不解道。在她的心里,李元婴的这个问题应该构不成疑问句吧!
李元婴连连点头,马上搪塞过去。要是被武照知道了他刚才心里面的联想,一顿粉拳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迟疑道:“照娘,不知英国公是为哪个子侄提亲?”要是把三娘嫁给李世绩的儿子也好,正好别把那两个造反派出身的孙,子给生出来。
武照脸上顿时又露出几许失望。摇摇头道:“有点儿美中不足,英国公并非是为他自己的子侄提亲。而是为其部将郭孝慎提亲!不过也还好,那个郭孝慎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虽品下的宁远将军,下府折冲了!而且这个,郭孝慎既然能够说动英国公他老人家为自己求亲,那这个郭孝慎也应该是英国公的心腹之人了!唉,一晃儿,三娘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边伸出纤纤玉手,食指沾了沾茶水,武照轻轻地在石桌上写下了“郭孝慎”这三个字。
“郭孝慎?”李元婴皱了皱眉。奇怪道:“某怎么觉得这个名字这么熟悉呢?对了!金紫光禄大夫,行左骁卫将军郭孝恪和这个郭孝慎有什么关系?”李元婴的脑筋转得还是很快的,马上就想到了昔日在长安东市有过一面之缘的郭孝恪。
“殿下。您是怎么猜到的?”武照惊讶道,“提亲的时候英国公也提到了,左骁卫将军郭孝恪正是那个郭孝慎的长兄!”
李元婴点头道:“果然如此!当初在长安东市的福临楼上,冤家路窄。你表兄赵节随意扔了一个青铜香炉。结果把柴令武的脑袋给砸开了瓢。后来正是时任太府寺少卿的郭孝恪及时赶来,才使局面缓和了下来。等到杨相公最后赶到,所以某对郭孝恪还是有些印象的!见这个郭孝慎的名字与郭孝恪相若,故而有此一问!”接着又释然道:“难怪郭孝慎求亲,能够请动英国公李世绩这尊大佛,当初英国公在瓦岗塞的时候。郭孝恪就是他帐下的长史!”
原来李世绩镇守北疆多年,久未回京,所以这次千秋卓,李世民也特地把李世绩给召了回来,顺便也要向李世绩问一问薛延陀和东突厥那边的局势。李世绩与郭孝恪是多年的老战友了。其弟郭孝慎在李世绩帐下为将,当然也就成了李世绩的心腹之人,所以这次回京,李世绩也把郭孝慎给带了回来。
后面的事情就狗血了,贞观后就一直醉生梦死着的李孝恭请宴,李世绩携郭孝慎同去,而李孝恭的府第和武宅一样,同在安民坊,一不心就让郭孝慎瞧见了武三娘,一时惊为天人,马上就一见钟情了。找李孝恭问过之后。郭孝慎才知道原来那小娘子是前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酱的幼女。
本来郭孝慎是想让长兄前去提亲的,不过得知武家二娘子嫁给了滕王殿下,而长女之婿也是一个侍御史。恐怕人家瞧不上他一个边将。患得患失之下,便拉着郭孝恪去找老上司李世绩,请李世绩出面帮忙提亲,也就有了今日之事。
“不知丈母那边可是答应了?”李元婴想想也有些好笑,武家三女嫁得还真平均,长女嫁文官,幼女嫁武将,中间一个则嫁了个宗室。也不知那个郭孝慎品行如何。如果甚佳,那把三娘许配给郭孝慎也不错。当然想来杨老太太也应该是答应了,既然是李世绩亲自求亲。即使不满意,这面子也不好轻易拂了!
武照点头道:“英国公亲自求亲。母亲当然已经应下了!不过由于皇兄下诏复东突厥故地的缘故。北边的薛延陀也越来越不安分了,恐怕北疆战事将起,并州那边需要英国公亲自坐镇,所以英国公应该不会在京师呆太长的时间。故而英国公的意思是希望郭孝慎和三娘能够尽快成婚!虽然母亲有些不愿,毕竟太着急了些,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下来了!”
“英国公的顾虑不错,如今的薛延陀,一统漠北草原,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即使没有年初东突厥复国这件事情,大唐与薛延陀一战也快了!”李元婴轻轻一叹,抬头看着武照明媚的眼睛道:“既然婚事的时间比较紧,恐怕丈母那边也忙不过来,照娘,你这几天就带着初猜、初雪她们住在丈母那边吧,我们王府能帮得上什么忙的就尽量帮上!”
“谢殿下!”武照顾时大喜,她本来就想开口的,没想到李元婴就先说出来了,娇艳欲滴的红唇马上就印在了李元婴的脸上。
一番亲热后,武照突然记起一件事情,马上从李元婴怀里站了起来。娇喘道:“殿下,儿差点儿忘记了。儿回来的时候听张司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