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谋滕 (第2/3页)
好像有所意动,杜楚客顿时大急,慌忙斥责;
“杜长史,你这是何意义!杜长史如此维护李元婴那竖子,不知又是何居心啊!”苏勋也反唇相讥道。
杜楚客脸色涨红。差点没背过气去。心里暗骂竖子不足与谋,便不再理睬苏助,转而对李泰规劝道:“殿下,慎行兄有句话说的不假,太子日益式微,殿下入主东宫指日可待。而滕王元婴横竖不过一藩王尔,现在就算再得圣人宠幸,他日也只是殿下的盘中餐尔!殿下又何必为了一个瓮中之鳖而甘冒奇险呢?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昔日高祖大武皇帝开创霸业。皆因如此,殿下亦要紧记啊!”
李泰虽然飞扬跋扈,但杜、苏二人之言,哪个有道理,他还是能够辨别出来的,挥挥手淡淡说道:“杜卿和苏卿都不必再说了,李元婴也不是笨人,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他曾经经历过函谷道那件事,而且在辰州又险些丧命,纵然薛仁贵已经离开滕王府,但是要想刺杀李云,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此事不必再议了!”
杜楚客松了一口气,不过苏勋也并不怎么甘心。杜楚客毕竟是魏王府长史,苏勋的上司,苏勋虽然因为杜楚客抢了他的长史之位而一直对杜楚客看不顺眼,但也不会与杜楚客太过交恶,接着又进言道:“殿下说的是,杜长史所言不无道理,勋惭愧,却忘记了当年先祖为勋选取表字时的一番诫慰!不过殿下既无即除李元婴之意,何不借刀杀人呢?助心中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李泰微微一愣,狐疑道:“李元婴那竖子虽然年纪不大,做事却圆滑得很,除了孤,以及韦卿、薛卿以外。朝中好像并没有什么仇家吧!不仅如此,阿史那忠、李大亮,褚遂良父子等人,都跟李元婴交情不浅。甚至柴二郎,如果不是为孤所用,跟他小舅舅的关系恐怕也好着呢!哼。昔日李元婴丝毫没给舅舅的面子,当着父皇和母后的面,就拒绝了和舅舅家的亲事,孤本以为李元婴那竖子会和舅舅从此反目,前两年坊间关于李元婴和舅舅交恶的谣言亦传遍长安城。却没想到李元婴却反而牵桥让舅舅和椎奴成了翁婿,听说上回父皇从献陵回来后,舅舅上表请罢世封刺史,就是李元婴给舅舅出的主意,谣言不攻自破!”
杜楚客也深以为然,感叹道:“殿下所言不假,旁的不说,就提昨日之事,楚客听景仁公说,昨日因为滕王和晋王提到了杭州贡插之事,牵扯到了中书舍人许敬宗,使得圣人将许敬宗贬为洪州司马,但是随后滕王就又向圣人荐举许敬宗长子许昂。呵呵,这么一来,想必许敬宗不仅不会怨恨李元婴,反而会大为感激”。
“助也是刚门才听闻延族被贬为洪州司马,原来是李元婴那竖子所致!”苏勋和许敬宗当年同为秦王府文学馆的十八学士。现在地位亦相当,所以也还算有些交情。
小狐狸”。季泰不屑地冷哼一声。不过马上又展颜道:“许敬宗那个不识抬举的家伙总算是被贬出京了,看来李元婴还算做了一件人事”。
前文说了,许敬宗虽然品秩不高,但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以及与之对应的门下省给事中两职,却极为紧要。由于李泰当年上了李承乾的恶当,将朝中三品以上大员一个不拉地得罪了遍,所以围绕在李泰周围的官员品秩皆不高。而李泰也曾经试图拉拢过许敬宗。不过向来在低秩官员那里无往不利的李泰却结结实实地碰了个大钉子,使得李泰对许敬宗也就有了些怨恨?只是由于许敬宗素来谨慎,李泰纵是有心,也没能找出点什么茬子来报复许敬宗,没想到阴差阳错,却是李元婴帮李泰给出了口怨气。
李泰对许敬宗的怨气,苏勋当然心知肚明,要知道当初前去拉拢许敬宗的人就是他苏勋。本以为许敬宗素来爱财,将许敬宗给拉拢至魏王麾下肯定是易如反掌;当初右监门大将军。巢国公钱九陇本高祖家奴出身,虽为新贵,但士族高门皆不愿与其结亲,唯有出身江左名门的许敬宗,只因钱九陇彩礼颇丰,便将其女嫁与钱九陇之子。结果却没想到本是自信满满的事情,也不知道许敬宗吃错了什么药,愣是被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在魏王面前丢尽了脸面。看到李泰心情大好,苏勋也跟着对许敬宗口诛笔伐起来。
“好了,一个。小小的许敬宗而已,不识天命,也难怪身为父皇昔日潜邸旧臣,却依旧如此落魄,连魏征和王师这些隐太子旧臣都不如!待到什么时候侯君集也被父皇贬出京去,到时再高兴也不迟!”李泰有些不耐烦地将口若悬河的苏勋打断,继而问道:“苏卿。你刚才不是说有个借刀杀人的合适人选吗?不知你让孤去借何人之刀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