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六十八章 旧人新人 (第1/3页)
,“不知皇兄可有重召阿史那将军入朝的打算”既然申乐讣帆到了阿史那忠,李元婴也顺便问道。
李元婴心里当然清楚,阿史那忠迟早是要重新回来的,而且不止是阿史那忠,李世民重新建立起来的东突厥愧儡政权亦很快就会夭折,而如今已经改名叫李思摩的阿史那思摩再过几年也要再次入唐。
现在古龙僧高和薛仁贵都进了左屯卫,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肯定会受到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的刁难,以后少不了小鞋穿。如果阿史那忠能够重新回到左屯卫。以他在左屯卫十余年的资历,关照一下古龙僧高和薛仁贵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初李元婴在函谷道被刘仇所掳,险些丧命,担负警戒任务的阿史那忠深为自责,对将李元婴从刘仇手中救出的薛仁贵一直是感激得很,也一向青眼有加,即使李元婴不说,若是看到薛仁贵在左屯卫被人给欺负了,阿史那忠也不可能会坐视不理。至于古龙僧高,和阿史那忠同为外族将领,唇齿相依,他自然不会让古龙僧高被人太过刁难。
只是李元婴虽然对将来的事情有少许印象,但却一点儿也不清楚阿史那忠会在什么时候回归。所以也就用言语试探一下李世民。如果李世民能马上就把阿史那忠从塞上草原征召回来,对于李元婴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二十二郎也认为皇兄应该答应阿史那爱卿,让阿史那爱卿重新回朝吗?”李世民不答反问。不过随即又自言道:“二十二郎也知道,皇兄当初之所以迁移东突厥降众返回东突厥故地,重建东突厥汗国,除了因为阿史那结社率伙同阿史那贺罗鹘谋反这个直接诱因外,更主要的目的就是以东突厥为屏障。防范北边的薛延陀,如果现在就将阿史那爱卿从塞外召回,仅留思摩一人在燕然,恐怕他也力有不逮啊!”
“皇兄多虑了!虽然自从东突厥被我朝攻灭后,漠北草原上薛延陀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屈九姓铁勒,号称控弦二十万,但有威震夷秋的英国公镇守北疆,又何惧焉!而且如今高昌背唐,献媚西突厥,阿史那将军的耿耿忠心,不正是甩在高昌王匆文泰脸上的一记响亮的耳光吗?。阿史那忠重新回朝,对于李元婴来说有利无害,他自然不会反对。当然。李元婴也没有明确地表示支持。只是用阿史那忠和刚刚叛离大唐的的文泰作了一个对比,至于最后怎么决定,自是由李世民乾坤!
李世民脸色不由一正。点叉道:“二十二郎说得在理!鞠文泰,哼,自作孽不可活。到时候就让他跪在太庙前为他的愚蠢赎罪吧!而阿史那爱卿心向大唐。那联也不能让阿史那爱卿心寒了,参爱卿,草诏,擢阿史那忠为右骁卫大将军,典卫屯兵,封薛国公”。
专门负责草拟诏书的本文本喊了一声诺,便不紧不慢地动起笔来。
李元婴顿时郁闷,的。升官了!忙活了夫半天,阿史那忠确实是回幕了,但却成了右骁卫大将军”对李元婴来说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看来他刚才的判断是对的。再怎么蝴蝶效应,薛仁贵的那一劫也是避免不了的,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惯性吧!
不过也好,李元婴对这位有着先秦义士之风的东突厥贵族还是很有好感的,和阿史那忠的关系也还不错,阿史那忠能够擢升十六卫大将军,又进位国公,李元婴还是挺为他高兴的!
前有阿史那忠望唐而泣,后有薛仁贵请命从军,也让李世民深藏在心里面的那点阴霾消散了不少,虽然身边出了一个中山狼,但毕竟还是忠义之士为多啊!接着问道:“二十二郎,既然薛卿家请命出征高昌,那你府中的亲事府典军也就空了下来,不知二十二郎可有中意的人选
呃!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才才临来的时候李元婴还真把它给忘记了,要说中意的人选。宋孝杰算是一个”但是他原先只是一个越王府的亲事而已,又不像当初薛仁贵那样简在帝心,就算破格提拔,也不可能直接升上正五品!
上回程处弼还曾开玩笑地说想要接薛仁贵的班,到滕王府来当个,典军,不过程处弼也只是才刚入仕,一个右卫亲卫,品秩亦不高。再说,如果真让程处弼出任滕王府典军,他老子程咬金非从沪州跑过来和李元婴拼命不可!
想来想去,李元婴心里还真没有什么中意的人选,但还是马上拱手道:“回禀皇兄,此番下江南,臣弟与魏相公一路同行,尔后魏相公微服私访,黜涉淮南,臣弟府中的亲事府副典军方伟一直护卫魏相公身旁,多有建功,故而依臣弟愚见,方伟可以胜任典军一职!”
“方伟?”李世民怔了一怔,脸上也露出少许异样,不过很快恢复正常,颌道:“嗯。记得魏爱卿从淮南回来后,也曾对这个方伟赞赏有加,那就依二十二郎之意吧!”
“谢皇兄”。虽然李元婴刚才也看到了李世民刚才面有异色,但也只道是李世民想起了方伟是何许人也,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事情已了,原本李元婴是准备这就告退了,不过又突然记起了一件事情,只好继续留在两仪殿,犹豫了一下,继续拱手道:“皇兄,今天臣弟回京后,听闻皇兄已经迁臣弟的滕王府长史卢承庆为雍州别驾了,臣弟心想,雍州别驾。权知京畿,事务繁多,如若再让卢承庆兼任滕王府长史,京畿无小事,臣弟担心卢承庆恐有所不逮啊!”
当然,这也只是李元婴含蓄的表达而已,卢承庆在出任雍州别驾前,是民部侍郎兼检校兵部侍郎,知兵部五品选,身兼两部副长官,肯定比现在的雍州别驾要辛苦多了。而卢承庆照样很好地完成了他的职责,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李元婴之所以想让李世民把他的滕王府长史给换了,实在是卢承庆现在这个位置确实是敏感得很,雍州别驾”就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委书记了就算李世民对卢承庆放心得很。但李承乾、李泰他们就不可能会放心了。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李元婴请求让卢承庆卸去滕王府长史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其实在迁授卢承庆为雍州别驾时,李世民心里面也有这个打算,只是当时李元婴还在江南公干,所以李世民才把这事给拖了下来,等李元婴回京后再说。没想到李元婴抢先就自个。儿提出来了。
李世民顺明点头。二十二郎果然知得讲退,干是也就顺着李示婴聊俗,柚煦地微笑道:“二十二郎所言不无道理,卢爱卿虽为一代能吏,但也确实是分身乏术,那不知二十二郎属意何人啊?”
李元婴最中意的当然还是卢承庆,不过为了避嫌还是得忍痛把他给换掉,至油何人接任,那就无所谓了,只要不是从魏王府那里调来杜楚客或者苏助。随便谁都是一样,当然,权万纪之流那就算了,一个。郝处俊就已经够了。而且他上回已经给自个儿争取到了一个。王师了,这个王府长史嘛。还是由上面指定的好,于是拱拱手道:“只要皇兄属意就好!”就又把皮球给踢了回去。
对李元婴的这个态度,李世民当然满意,捻着短须想了一会儿,开口道:“二十二郎书法名闻天下,诗情亦深得虞爱卿推崇,不若就由秘书少监颜师古,颜卿家兼任滕王府长史吧!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颜卿家乃当代硕儒,二十二郎得颜卿家教辅,今后可不要让曹子建专美于前啊!”
“谢皇兄!”李元婴笑着谢恩,不过心里面却暗骂晦气,好死不死地拿曹植跟他相比,比什么?比七步诗吗!刚才听到李世民提起虞世南,李元婴就奇怪了,虞世南今年已经八十有三,致仕不说,都十截导子进棺材了,还能兼任滕王府长史不成,到后面才知道原来李世民选的是颜师古。
颜师古他的履历很快就在李元婴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贞观名臣中,孔颖达乃是孔子的后人,而颜师古则是孔子的弟子复圣颜回的第三十七代孙。其祖更是赫赫有名的名儒颜之推,在后世。李元婴也曾有幸拜读过颜之推的《颜氏家》。
颜师古也算是一位老臣了,在李渊时代累迁中书舍人。专典机密,李世民登基后,拜中书侍郎,封琅琊县男,也就是现在呆在大殿上的那个本文本的前任,不过却因为一件小事被免官。后来李世民以“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
为由,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等五经,因功重新起用为秘书少监,贞观十一年,颜师古又撰成《五礼》,进爵琅琊县子。
从颜师古后期的政治表现上看,颜师古早已从原来的中枢地位降为了御用文人,虽然资历要比卢承庆老得多,但显然这位新任的滕王府长史,其重要性远不如卢承庆。这下李承乾和李泰都应该放心了吧,李元婴暗暗冷笑。
※※
一回到滕王府。映入眼帘地就是薛仁贵那张饱含希翼的面孔,李元婴淡淡笑道:“仁贵兄不必担心,元婴已经在皇兄那边保奏仁贵兄了,只要拿到兵部的告身,仁贵兄就可以到左屯卫去赴任了!嗯,对了,仁贵兄的新职是左屯卫翎府左郎将,怎么样,这名字是不是挺熟悉的!不错,正是当初两仪殿上阿史那忠将军曾经提过的那一职。刚才皇兄也说了,这个左屯卫翻府左郎将之职,就是专门给仁贵兄留下的!呵呵,仁贵兄这下不愁没有用武之地了吧!”
“圣人恩德。薛礼万死难报!”薛仁贵自是深受感动,忙朝着宫城的方向跪了下来。看样子眼泪都能飓出来了!
李元婴心里暗笑。古人就是好骗啊,将薛仁贵从地上扶了起来,镂道:“昔日令师苏定方将军仅率二百骑,便突进东突厥牙帐,几近擒获领利。元婴在此就先祝愿仁贵兄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那个夜郎自大的鞠文泰给绑缚长安来!”
“谢殿下勉励!”
不过李元婴随即又小声道:“但是仁贵兄,你毕竟是从元婴的滕王府出去的,与元婴渊源甚深,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与元婴有些间隙,仁贵兄也心知肚明,到时候出征高昌,还是要小心薛万均有可能会伺机报复啊!”
“啊?”薛仁贵刚才也是因为一时欣喜若狂,没有怎么注意,被李元婴一提醒,这才现他也被安排到左屯卫去了。刚才在李元婴进宫前,就因为古龙僧高的问题一直在讨论左屯卫的事情,薛仁贵怎会忘记,也不由面露苦色,咬牙道:“殿下宽心,薛礼会有所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