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番邦小王子 (第2/3页)
诸国中,扶南国虽然国力还算不弱。但也大不到哪里去,现在的大唐是万邦来朝,每年鸿驴寺都能接待不少外国使团,扶南国又非高昌、高句丽这样对大唐影响甚大的国邦,日理万机的李世民哪有工夫去记这些小事情。而刚才这段回忆也是因为几个,月前收到李元婴从楼,州来的奏疏,听说扶南国的王子在大唐当起了海寇,于是李世民便传召了鸿驴寺卿,才得知原来这个扶南国曾在武德以及贞观初年两次来使过大唐。
李世民之所以在召见古龙僧高时提到了这件事情,也是耸望能够给古龙僧高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刚才李世民让王君去传召古龙僧高后,得知李世民想把古龙僧高给变相软禁在鸿驴寺的李元婴便在李世民面前把古龙僧高给狠狠地夸了一顿。来自后世的李元婴深知李世民有着强烈的高句丽情结,而要出征高句丽,水军当然必不可少,李元婴更是把古龙僧高的水战素养夸得天花乱坠。
若是把古龙僧高废在鸿驴寺,那还不如让李世民心里重新燃起征古龙僧高入朝的打算。反正虽然经历过阿史那结率社的叛乱,不过有唐一代对外族将领的倚重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当然也正是因此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有突厥族的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铁勒的契芯何力,南獠的冯盎,以及后来的吐蕃论弓仁、百济黑齿常之、高句丽高仙芝、契丹李光弼、沙陀李克用,但好像还没有见过一个昆仑族的将领。
正如李元婴所想,因为他的表叔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李世民心里面对高句丽还是很有怨念的,只是因为西边的西突厥和北边薛延陀的牵制,才使得李世民一直没能腾出手来解决高句丽。被李元婴有意无意地这么一引导,李世民立马就升起了爱才之心,大唐兵强马壮,名将如云不假,但是擅长水战的将领就少之又少了!
可惜李世民却不知道,虽然古龙僧高宁愿放弃王位,留在大唐,不过他和其兄古龙那罗的关系也差到了极点。古龙僧高自然不会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