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九十七章许昂 (第1/3页)
测,老进许宅,早凡得到下人丽报的许昂古刻就匆匆忙暇牢赶了出来,见礼道:“学生富阳许昂拜见滕王殿下、晋王殿下!见过潘使君!”
“许大郎不必多礼!”李元婴微笑道:“某在京中的时候就曾听说过耸阁老家的大郎素有善屏文之名,可惜一直未能得见,甚以为憾,没想到许大郎也恰巧在这时节回乡!”
许昂尴尬地笑笑。想想离京前父亲的,丁嘱,他可不信眼前这位滕王殿下不知道他这次回乡是特意的。
潘求仁也自来熟地笑道:“不知贤侄回乡几天了,怎么也不到钱塘来看望一下你潘叔,如果不是前几日从富阳令口中听说贤侄回乡,潘叔还不知道呢!”许敬宗可是在朝中地位最高的杭州人,潘求仁作为杭州的父母官,如果能够交好于许敬宗,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事。所以虽然潘求仁从未见过这个许昂,却也一见面便以潘叔自称,用以拉近跟许昂之间的关系。
“是小侄失礼了。不过小侄也知道潘叔政务繁忙,故而未敢打扰潘叔!”许昂也是打蛇随棍上,毕竟他们许家的根基还是在富阳县,和杭州刺史当然也要保持良好的关系。
李元婴此行新城的目的只是为了当面对这个许昂考教一番,虽然李元婴记得历史上的许昂颇有才名,但毕竟涉及自己所要荐举之人,当然最好还是小心稳妥一点好。
依照唐律,荐举不当。也是要追究荐举之人的责任,李元婴可不希望闹出什么无妄之灾来。若是这个许昂真有才学,李元婴当然乐得当这个伯乐,但要是腹中空空如也,那别说托苏定方的关系,就算是托房玄龄、魏征的关系。李元婴也只能驳了这斤,面子。
当然,李元婴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当年在弘文馆的求学生涯可谓惨不忍睹,也就靠着前世背过的几小诗充充门面罢了。不过没关系,旁边还有潘求仁呢。他可是一个实打实的文学家,当然要将其充分利用起来。
寒暄过后,早有心理准备的许昂便把李元婴、潘求仁等人引进他的书房中,心里面也突然有些忐忑不安起来。他自幼随其父从文,自信在文才方面不弱于人,不过,就不知能不能入滕王殿下的法眼了。
因为虞世南和许敬宗同为当年的“十八学士”之一,而且在隋朝的时候同在江都,本就有些交情,而且当年宇文化及叛乱,虞世南之兄虞世基和许敬宗之父许善心同时被宇文化及所杀,这两人侥幸逃脱,也算是一起共过患难,所以许昂的书法也曾经得到过虞世南的倾心教导。
当年许昂哪会想到自己入仕要通过滕王殿下的荐举,因此即使在“滕王体”风靡大唐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字体。直到一年前,滕王李元婴被钦命为江南道黜涉大使,许敬宗当然不止许昂这么一个儿子,不过他对许昂的才学还是有几分自信的,所以便打上了主意。毕竟许昂若是能够通过李元婴的茬举入仕,那就能为他们许家省下一个门荫的名额,于是在四处托关系的同时,也让许昂开始临摹“滕王体”要想得到滕王的荐举,这个滕王殿下最引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